沉沙池上的“塞罕坝”

——度假区于集镇太平新村规划引领乡村振兴侧记

■ 本报通讯员 赵朝庆

仲春时节,雨后的运河古道碧波荡漾,苇丛初绿。

从城区沿运河古道一路向南,蜿蜒平坦的临河道路深处,有一个绿林环绕的美丽村庄——度假区于集镇太平新村,京杭大运河、金沙河、白鹭湾、四新河等4条水道在此汇聚。自上世纪50年代引黄工程从这里兴建以来,位山灌区便成为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半个多世纪以来,灌区引黄兴聊、入冀、济津,是华北平原农业、工业、城市生态水系、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支撑。但与此同时,灌区中的黄河水每年有上百万吨泥沙堆积,导致沉沙池区土地次生沙化失调,形成全国最大的沉沙池,也形成了区域性贫困,太平新村便在其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勤劳勇敢的太平人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不惧风沙、不畏艰险,一代接着一代干,防沙治沙、植树造林,以科学规划引领乡村振兴,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浩浩汤汤的壮观景象如今得以重现。

太平新村的可喜变化,见证了聊城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果。

遥忆太平,是风来沙漫天、雨来泥遍地,贫困深入到骨子里的记忆

在卫星地图上看,沉沙池仿佛是黄河这条蜿蜒巨龙头上的龙角,深深地插入鲁西大地,太平新村便位于龙角的尖上。

建设沉沙池是为了促进引黄北上的水沉沙,提高居民生活用水质量,并解决当地春灌、夏灌、秋灌缺水难题,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有力水资源保障。作为重要基础设施,多年来,位山灌区缓解了十年九旱给聊城农业带来的严重困难。

处在沉沙池中心的太平新村,却因为泥沙长期沉积在村两侧,生产生活困难,成了沙窝窝里的苦村子。

村民经济上是贫穷的。因为肩负沉沙的重任,原本的红土地逐渐变成沙土地,村民无法正常进行春耕秋收。“麦子刚长出来时,一阵风吹来,半天时间,麦子就找不到了。”回忆起往事,村民周长盛眼里泛着泪光。

不能生产还不是最苦的,苦的是村里面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听我奶奶说,那时连小推车都进不来,更别说生产机械了。沙土地松软得要命,跟雪窝似的,一脚下去就是一个大坑,这种情况持续了很多年。”太平新村党支部书记周润秋回忆说,“一脚一步走不出路,一草一木一吹就无,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太平新村。”

生态脆弱、土地贫瘠导致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关上门、闭上窗,不误晚上喝泥汤”“一天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成了当时沉沙池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贫穷,已深入骨髓。

改变,是唯一出路。

奋斗太平,是几代黄河人防沙治沙、战天斗地、可歌可泣的壮美乐章

太平新村是聊城市重点革命老区村,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1941年秋天,日伪军夜袭太平庄。时任村长周茂铎、自卫队队长郎宗义等指挥联防队员及广大群众英勇抵抗,先后3次打退日伪军进攻,最终成功保卫了太平庄。

英雄精神代代传承。老一辈太平人与敌军战,新一代太平人与风沙战、与贫穷战。

位山灌区开始建设的时候,太平新村村民就参与其中,每年都要组织18至55周岁的青壮年挖河清淤,少则十几天,多则一个多月。当时没有什么先进机械,全靠人挖车推,几十米高的大堤都是人挑、人抬上去的。吃饭是自带干粮,睡觉是扎窝棚,铺上麦秸干草,十几个人打通铺。一个18岁的小伙子,干完一天活,晚上也累得直哭。

1980年,因建设沉沙池,太平新村需要搬迁。国家的号召就是任务,时任太平新村党支部书记郎保柱带领全体村民二话不说开始了第一次整村搬迁。周庆喜、周脉双、郎电辉等村民回忆,当时村党支部、党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5户为一个集体协同搬迁,搬迁到了一公里远的地方,这一住就是30年。

也就是从那时起,村民慢慢有了植树的意识,开始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种起了围村林、围田林,风沙漫天的状况有了初步改善。然而,土地沙化贫瘠仍然是困扰村子的主要问题,1999年—2001年,聊城市相关部门因太平新村土地无法种植农作物,曾连续3年来村里做土质测验,测验结果是因频繁清淤土质疏松。

2010年,聊城市出台了滩区迁建和新农村建设政策,太平新村再次抓住机会,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周脉义带领村民进行了第二次整村搬迁。

这次的搬迁,村“两委”与市规划、水利方面的专家,乡镇干部一起,统筹资源,以整村规划推进防沙治沙。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的原则下,该村将拆旧地块建设成为田成方、路成网、沟渠配套,具有排灌、防洪功能的高标准农业园区,特别是对黄河生态流域防沙治沙起到关键作用。

有了前面的经验,2012年开始,周脉义带领党员连片营造防风阻沙林带。10年来,该村种植的林木及果木面积达到村耕地面积的70%,既增强了防沙固沙效果,又促进了村庄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村民陆续走上致富道路。2017年,太平新村被评为省级森林村居。

奔向太平,是吹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斗号角

2019年9月,在郑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一首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正式唱响!

聊城作为黄河下游的重要城市,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在此交融。聊城是受风沙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黄河曾在此6次改道,形成沙化面积150万亩、荒漠化面积230万亩,“无风沙飞扬,五谷皆不长;风来不见天,灾难降人间”的民间谚语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市风沙危害的真实写照,百姓饱受其苦。

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代代人接力传承,实实在在干出来的。“聊城历届党委、政府把防沙治沙、促进生产作为重要民生工作来抓,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防沙治沙,不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聊城相继实施了农粮间作、‘四旁’绿化、林果会战、平原绿化大会战、平原绿化达标、联合国粮食署2606项目、小渊基金项目、沿黄青年防护林工程、高标准平原绿化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重要工程项目,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封沙育林、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促进发展,走出了一条沙化有效治理与林果产业发展的双赢之路,形成‘林茂粮丰、瓜果飘香、果菜满园’的喜人景象。在聊城黄河故道区,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毛白杨,同兰考的泡桐、塞罕坝的落叶松一样,成为沙区人民几十年奋斗治沙的精神象征。”2021年11月26日,在全省生态修复管理工作会议上,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张景臣代表聊城市作典型发言。

如今风沙初治,海晏河清。如何促进黄河沿线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成了摆在建设者面前的新问题。“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战略,以村镇规划为抓手,用‘情满黄河向未来’的政治自觉和工作热情,用规划引领未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录在2022年度全市村镇规划工作会议上强调,“充分发挥村镇规划对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的引领作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接地气、可实施,做人民满意的实用性规划。要突出抓好沿黄乡镇规划编制,统筹农业、生态、城镇空间,结合资源禀赋、区位特征、历史文化等,挖掘特色,塑造亮点,构建沿黄乡村发展新格局。”

太平新村的探索,是一个典型。

从太平新村的两次搬迁来看,第一次搬迁因当时条件受限,没有很好地对村庄进行规划,第二次搬迁时充分考虑到村庄位置与布局,并预留了发展空间。而如今,新一轮的太平新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的初步成果,又放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度假区分局局长王雪静的案头。“新的村庄规划,结合村子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了村庄与农户、产业与发展、文化和传承的关系,挖掘了很多历史材料。”王雪静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做到注重质量、从容建设。在发展中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太平新村做了很好的尝试。”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太平人信心满满。

振兴太平,是擘画乡村振兴美丽画卷的新征程

天下治而万民安。

去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周润秋,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今年三十出头的她,生在太平新村、长在太平新村,毕业后创办了国际贸易公司及科技公司,拥有30多项技术专利,服务于近百家核心企业及数万家供应商。

2021年,当她看到聊城市委、市政府发出的“归雁兴聊”人才引进工程号召后,便义无反顾地返回了家乡,新一代的太平人迎来了“领头雁”。

这一次,她看上的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今天的太平新村富足而美丽,站在村文化广场上,周润秋这样擘画未来:打造“—心、一轴、两带、四区、十点”的综合项目。“一心”即接待体验中心;“一轴”即主入口、村庄的景观主轴;“两带”即滨水活力带、林下休憩体验带,依托现状资源,划分一动一静两个功能区;“四区”即民俗文化体验区、游乐体验区、游憩观赏区、特色农业种养示范区;“十点”即十大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

晚霞映照脸庞,周润秋兴奋而勇毅,目光明亮而坚定,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鲁西大地上缓缓展开。

广场上的乡亲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开心地聊天,微笑挂满脸庞。

微风徐来,杨柳摇曳,春天的嫩芽已挂满枝头。

东风已至,万木峥嵘、百花齐放的日子还会远吗?

太平,真好!

2022-03-24 ——度假区于集镇太平新村规划引领乡村振兴侧记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9105.html 1 沉沙池上的“塞罕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