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撑开“致富伞”

■ 本报记者 叶晨雯

本报通讯员 王阳阳

3月21日,在莘县王奉镇耿楼村,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子中正忙着采摘羊肚菌。一个个撑开了小伞、上棕下白、酷似羊肚的“稀罕物”成了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的“新宠”。

2019年,刘子中开始摸索种植羊肚菌,4年的经验积累让他对种植羊肚菌信心满满。“今年的市场价每斤40元到60元不等,细心照料下亩产能达到800斤左右。羊肚菌相比其他菌类对生长环境更加挑剔,对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要求非常高,如果不严格管理,那么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刘子中一面展示他种植的羊肚菌,一面介绍他的管理心得。

目前,王奉镇耿楼村的菌类种植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该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各种菌类200余亩,2020年开始加大羊肚菌的种植面积,现在羊肚菌的种植规模已有100余亩,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合作社中。

“我去年承包了40亩大棚种植羊肚菌,羊肚菌采收结束后种植平菇、灵芝,几座大棚轮作,一年到头不闲着,收入相当可观。今年我承包了冬暖式扶贫大棚,准备进一步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同时向镇政府上交扶贫收益金,咱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出一份力。”耿楼村村民张坎召介绍。

合作社加大对菌种科研经费的投入,邀请山东农业大学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积极培育高质量菌种,现已实现菌种自供,自供的菌种更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出菌率更高。

由于羊肚菌的存储时间短,合作社购置了三台大型烘干机,工人负责对采摘的羊肚菌烘干、打包,烘干的食用菌远销广州、云南、北京、上海等地。“现在我们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进一步拓宽了羊肚菌的销路。”刘子中说。

2022-03-2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9197.html 1 羊肚菌撑开“致富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