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从“等”企业到“追”企业

——高效惠企的莘县探索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王丽燕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日前,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项目会客厅里传来阵阵讨论声,该局在“上门服务”中了解到景鸿斋年产1.5万吨肉制品项目的需求后,对企业所提诉求开展联合“会客”。

围绕实现“开门稳”,莘县在建设项目落地办理手续的前期阶段,以解决企业办事难题为目标,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将服务下沉,创新开展“上门服务 联合会客”服务模式,通过“流程优化+提前介入+联合会商+全程跟踪”的“效能叠加”,实现项目审批再次提速。

截至3月9日,莘县“上门服务 联合会客”机制已服务77个县重点项目,平均审批效率提升50%以上,企业满意率100%,强化了“项目为王、贴身服务、快速落地”的工作理念,开辟了重点项目手续办理“全程提速”的新模式,改革成效明显。

“这种‘上门服务 联合会客’的模式真是不错,先主动了解企业诉求,再进行联合论证,又及时反馈给企业,为我们手续办理提供‘一路通’服务”,景鸿斋项目负责人李敬山说。

快速解决项目需求,靠的是各部门单位的多点齐发力。莘县将这项工作列入改革试点,多次组织召开深改委会议研究方案,加大工作绩效奖惩力度,将高效惠企机制改革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列入重点督查事项。

作为改革试点的实施部门,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组织相关领域业务骨干,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方式,对企业代表诉求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出台高效便企的论证结论。首批49个“上门服务”的重点项目得到了论证结论的及时反馈,企业反映良好,改革成效明显。

对征集到的项目和企业诉求,莘县结合“三遍访+政务服务”工作机制,将“服务窗口”前移到企业一线,为企业上门服务,变在家“等”企业为主动“追”企业,组织人员对开发区内158家企业、化工园区内36家企业全部登门,主动征求企业意见,收集企业手续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建立企业情况台账,形成问题汇总分析研判清单。对全县77个重点项目实行分管负责人帮包制,帮包人员逐一对项目登记入册,开展情况对接,实行台账式管理。摸清这些项目的立项、环评、土地、规划、施工许可等手续办理情况,动态掌握办理进度,绘制手续办理动态流程图,制定针对性办理方案。

在具体工作中,莘县对来现场的企业及全链条手续稍复杂的项目,引导手续办理人到“投资项目会客厅”,组织各环节精干人员,对项目可行性、立项类别、环评等级、水土保持、人防工程建设等手续进行前期辅导,详细解答手续办理疑惑。复杂项目,及时召开联合协商推进会议,进行联合会诊。开设“远程会客厅”,开展“云上服务”,利用钉钉软件,定期开通“线上项目手续辅导”视频会,实时掌握手续办理进度,为企业答疑解惑,节约企业时间和成本。

“对于投资主体明确、选址合适、项目建设内容清晰等各项条件都成熟的项目,主动靠上,马上协助企业进行手续办理的申报工作,尽快完成手续办理。对条件不成熟的项目,加强和企业沟通,会同部门相关人员多角度多方位分析,力争尽快找到项目手续办理的突破口,并实行台账式管理,实时跟进,直至顺利开工生产。”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周生强介绍,该局将全力营造春天般的发展环境,奋力夺取“开门稳”。

2022-03-28 ——高效惠企的莘县探索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9208.html 1 从“等”企业到“追”企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