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在线的“病毒捕手”

■ 本报通讯员 罗占

实验室检验检测与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具有“一锤定音”的重要作用,为新冠肺炎病例溯源、流调追踪和形势研判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自疫情发生以来,聊城市疾控中心实验室一直坚持24小时工作制度,特别是在夜晚,市疾控中心大楼的实验室总是灯火通明。在里面忙碌着的,正是确保实验室检验检测与分析发挥“一锤定音”作用的幕后英雄:一群24小时在线的“病毒捕手”。

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队共有22名检测人员,实行三班倒、24小时轮岗的工作模式,全天候不间断进行核酸检测。昼夜颠倒的工作模式,让他们每天都顶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即使这样,作为新冠病毒的“病毒捕手”,他们依然坚持用精湛的技术直接与病毒展开正面的交锋,第一时间找到“元凶”,用精准、快速的核酸检测结果,为疫情防控和快速处置提供技术支撑和关键证据,守好我市新冠病毒检测的最后一道关卡。

检测队中的大部分成员是80后、90后的女同志,穿着三级防护装备让她们步履蹒跚,再加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护目镜、口罩,连呼吸都很困难,但无论是谁,一旦走进实验室,都会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在市疾控中心PCR实验室里,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你在里边已经好几个小时了,还能撑得住吗?”“还可以。”“穿着防护服时间长了缺氧太厉害,出来换个人吧。”“我再坚持一会,能撑得住,放心吧。”……

彭博是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队为数不多的男性成员,身高一米八多的他颇为壮实。但即使拥有这样的体格,他在实验室进行数小时高强度的工作之后,仍然会出现缺氧症状,要靠吸氧来缓解。

市疾控中心病毒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徐可心介绍:“随着流调的不断深入,隔离人员和隔离点数量也在迅速增加。疫情发生后,实验室的检测数量从常规的每天300管左右,增加到了现在每天超过3000管。”工作任务的剧增没有压倒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队的工作人员,他们用无数个日夜的坚守,筑起了坚强可靠的防疫战线。

据统计,自3月16日以来,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队共检测2万余人次,他们以最熟练的专业技能和最严谨的专业态度,给出了最准确的检测结果,交出了一份让水城群众安心的答卷。

2022-03-29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9255.html 1 24小时在线的“病毒捕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