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基层沃土中汲取前行力量
——记无党派人士、市政协常委、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办公室四级警长殷倩
■ 本报记者 申东方
作为一名讲师,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办公室四级警长殷倩授课时所用的很多案例都来自基层。带着泥土气息的案例,深受学员们欢迎;她和群众打交道的方式方法,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殷倩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她于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市优秀公务员称号,并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殷倩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深入基层是原因之一。她认为,在基层沃土中,可以更好地汲取前行力量。
为了深入进行课题研究,自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殷倩被下派到聊城市公安局聊大派出所锻炼。两年的工作实践,让她深深体会到:不到基层,就不能说了解公安工作;不到基层,就不可能当好一名民警。在聊大派出所工作期间,通过积极参与接处警,殷倩学习到许多与群众打交道的方法。
一名中年妇女因家中琐事与丈夫大打出手,到派出所门口哭闹不走,殷倩以为接警的社区民警会讲道理让妇女离开,但民警将妇女带进派出所,让她宣泄完情绪后,与她聊起了家长里短。过了一会儿,这位妇女的情绪完全稳定了下来。这位妇女走后,民警告诉殷倩,与群众打交道时,首先要让群众认同自己,而不是讲大道理;要把群众当作亲人、朋友,站在他们的角度,告诉他们利害关系,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后来,殷倩与群众打交道也掌握了一些方法。一次,有邻里二人因种树问题发生纠纷,二人各持己见、争论不下。殷倩将两人分开,分别进行劝说和情绪安抚,然后带他们到现场,根据矛盾来源制定解决方案:树旁有障碍物,现场清除;树枝挡住光,马上修剪……方案一碗水端平,两家儿女均表示支持。最终,通过5小时的调解,双方意见终于达成一致,各自放下心中芥蒂,签订调解书,一场邻里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两年的基层经历,为殷倩的课题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素材。她将这段时期收集到的真实案例整理成课件,让接受培训的学员通过图片和视频,直观地了解授课内容,并通过亲身经历,教学员们与群众打交道的方式方法。
2019年,由于工作需要,殷倩抽调到聊城市看守所女子监区执勤。在押女性嫌疑人由于年龄、经历、文化、社会角色的不同,产生犯罪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大都具有法治观念淡薄、性心理异常、对同性缺乏同情心、情绪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和教唆等心理特征。了解情况后,殷倩积极进行女性犯罪浅析课题研究,并将自己总结、分析、研究的内容在日常授课中同学员们一起交流探讨,深受好评。
作为市政协常委,殷倩先后提交《关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建议》《关于加强国防教育的几点建议》《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提案,所收集并整理的社情民意多次被选送到省政协,分别在2019年、2021年获评优秀政协委员。
2021年8月,殷倩成为无党派人士。她积极参加各项调研活动,到学校、企业、社区等基层发现问题、收集民意。其撰写的《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议》,提出了成立专业化法律服务精英队伍、完善企业纠纷解决途径等建议。提案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交市司法局落实。市司法局在答复中表示,将进一步推行法律服务代理机制、积极组建专项法律服务团队,扎实推进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仲裁优先推荐机制等。
“参加完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后,我深感责任重大。作为市政协委员,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领会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把为民服务作为履职第一任务,努力把‘委员作业’写到群众心坎上。我将继续深入一线,及时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基层情况和意见反映上来,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使党委、政府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贴近民意,为建设‘六个新聊城’贡献力量!”殷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