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敬过往 致明天

4月2日,聊城市殡葬服务中心举行共祭活动。工作人员代替因疫情影响不能亲临现场祭扫的群众,向安葬在墓地的逝者敬献鲜花。

■本报记者 吕晓磊

■本报记者 夏旭光

人间气清景明,世间万物皆显。又到一年清明时。

4月5日,清明节,万物返青,春天如画似彩,在这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时令里,聊城正处于上下共同抗疫的时期,与此同时,春耕也正有序展开。

献一束鲜花,寄一缕思念,择一地禁足……每个人都在盼着烟消“疫”散,天地“清明”。

祭祖思亲,沉淀家国情怀

4月2日上午,以“平安清明寄深情,文明祭祀树新风”为主题的代祭扫仪式在聊城市殡葬服务中心举行,来自民政部门和墓区的工作人员手持花束、宣读祭文、三鞠躬,代替家属向逝者致以思念之情。

思亲莫使烟火扰,鲜花一束祭先人。一束鲜花替代了三柱清香、两根明烛、一叠纸钱,云祭扫代替了扫墓祭祀。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市相关部门为群众推出“云祭扫”、代祭扫等服务,倡议大家通过家庭追思、网上祭扫等方式,树立绿色文明祭扫新风。在聊城市,文明祭扫已然成为新风尚。

岁月之犁深耕着伦理文化的深厚土壤,而传统节日则是在此基础之上结出的丰硕成果。一次祭祖思亲就是对家国情怀最深厚的沉淀,而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清明节不啻是一次“从心出发”的寻根之旅:近则身家,远则天下,一近一远,传统文化的浸染,让家国情怀更显炙热。

缅怀英烈,赓续奋进力量

“1943年,日伪军多次进犯杨二庄,民兵奋起应战,连续击退了日伪军。农历八月初五凌晨3点,日伪军再次蜂拥而来,民兵和村民沉着应战。终因装备悬殊、寡不敌众,共有37位民兵遇难,多人受重伤。战后,中共卫东县立杨二庄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纪念。”清明时节,临清市八岔路镇的少先队员来到杨二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通过听红色故事,传红色基因、走红色之路,让孩子们珍惜当下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做新时代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清明忆英烈,忠魂贯长空。市水利局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利用“网上祭英烈”互动平台,组织干部职工上网祭奠英烈,通过网上献花、寄语留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感恩和敬仰。同时,开展英烈故事分享会“主题党日”活动,大家无不被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所震撼,为他们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所折服,为他们的舍生取义和无私忘我所感动。

“英雄者,国之干。”在清明节,我们深情缅怀无数英雄烈士,在逝去与铭记、感恩与传承之中,在身心肃穆中汲取奋进力量。

值此青绿,敬过往致明天

清明时节的水城晴空万里,微风习习,河边湖畔桃花初绽,杨柳泛青;莺飞草长,风轻雨润;凤凰苑等公园里游人如织。

家住水木清华的赵凤清女士说:“平时工作忙,孩子又在家上网课,没时间外出。清明假期虽不能远行,但市区内也有很多不错的景致。不用奔波,在家门口就能赏花、泛舟,欣赏到不同的景色和不同的花草,慢下来享受全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也挺好。”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时节,是踏青郊游的好时节,我市处处可见“人间四月天”的美景。风起三千尺,春花十里香,在凤凰苑里,市民赏花散步,呼吸着绿色氧吧带来的清新空气;在徒骇河边,人们席地而坐,露营闲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大背景下,这个清明小长假,水城市民就近踏青,在红花绿水之间徜徉,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清明节,祭奠祖先、缅怀先烈,慎终追远,让我们重新思考生死,体味现实人生的可贵;清明节,流淌着我们对过去的思念,承载着对未来的期待!

不负春光,敬过往、致明天!

今天,让我们致敬英烈、告慰逝者!

明天,让我们面向未来、笃定前行!

2022-04-06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9517.html 1 敬过往 致明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