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追思受青睐
本报讯 (记者 夏旭光) “因疫情原因,取消了聚集性祭奠,我就在大门外遥对着老人的坟墓鞠躬,以此表达哀思,这也算是文明祭扫了。”4月4日一大早,在临清市新华路街道林园村的憩园墓地门口,王志峰站在大门外,把手里捧着的鲜花举过头顶,然后三鞠躬。
憩园地处临清市区东部,占地120余亩,里面有3000多穴坟墓,是临清市最大的一处公共墓地。因疫情防控需要,该墓地管理机构发出了禁止聚集性祭奠的通知。
林园村党支部书记王秋祥指着贴在墙上的《文明祭扫公告》说:“早在3年前,我们就开始通过大力宣传,竭力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烧纸的现象一年比一年少,取而代之的是向死者献花鞠躬。这种文明祭扫既是对环境的负责,又是对逝者的尊重。”
为实现文明祭扫、安全祭扫,几年来,新华路街道大力宣传文明祭扫,通过各村喇叭播放《文明祭扫公约》和宣传明白纸,引领促进广大群众文明意识提升;与辖区每一个墓地管理机构签订协议,推动群众文明祭扫;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转变了群众的思想观念,从“要我文明祭扫”,变为“我要文明祭扫”。
憩园管理员张华生感慨道:“我们这里早就实现了文明祭扫。过去,特别是清明节期间,烧纸钱、放鞭炮的旧习屡禁不止,整个园子里烟雾弥漫,非常影响环境。实现文明祭扫后,这里环境变得清新优雅。鞠躬献花是一种文明新风。此外,群众也可以通过电话联系,让我们公墓服务人员代为献花。”
据统计,新华路街道有大小墓地20多处,去年以来,20多处墓地献花率达到100%,实现了全面禁燃;疫情期间,所有公墓都取消了聚集性祭扫。
该街道发出通知,提倡居民群众居家祭奠、网上祭扫,并指导他们通过山东省民政厅官方网站、“山东民政”微信公众号、聊城市民政局官方网站、“聊城民政发布”微信公众号等,登录“山东省网上祭扫云平台”在线祭扫。
新华路街道农委主任李继伟说:“文明祭扫是我们文化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年的清明节,因为疫情原因,我们禁止了聚集性祭扫,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做好禁止聚集性祭扫工作。我们还将继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大力推行文明低碳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