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鸡“啄开”幸福门
■ 本报记者 林晨
本报通讯员 马林文
4月5日早上,在茌平区杜郎口镇丁楼村的一座养鸡场内,1000多只土鸡正在栅栏里悠闲“散步”。看到主人丁国珍提着饲料进来,小鸡们快步向前,争相吃食。
养鸡场旁边,是丁国珍家的院子,各种鸡饲料整齐有序地堆放在一辆崭新的电动三轮车上,屋内洁白的墙壁上贴满孩子的学习奖状,“这两年,家里好事不断。闺女考上了大学,我这一年卖鸡、卖鸡蛋也不少挣,日子是越过越好。”丁国珍的脸上写满了幸福。
可谁能想到,就在3年前,丁国珍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患有肢体残疾,丈夫有智力障碍,孩子又要上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改变始于2019年8月,在杜郎口镇扶贫办和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丁国珍在家旁边建起一座小型养鸡场,并购入500只鸡苗。3年来,丁国珍每天起早贪黑制料、喂食、捡拾鸡蛋、清洁鸡场。慢慢地,她的生意越来越好,养鸡场规模逐渐扩大,土鸡的数量由500只增长到1000余只。“这多亏了党的好政策,给俺家带来的幸福。”丁国珍激动地说。
最近,鸡肉、鸡蛋行情一直不错。面对良好的市场前景,丁国珍琢磨着扩大养殖规模,但受饲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她在资金方面遇到了困难。
村、镇扶贫干部了解到丁国珍的想法和困难后,第一时间送来了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这是一款专门为脱贫人群量身定制的贷款产品,可为脱贫户提供5万元免抵押、免担保、无利息信用贷款。目前,丁国珍已经顺利拿到了5万元贷款。
“这5万元贷款真是‘及时雨’。我想再进4000只鸡苗,安装自动化的养殖设备。养殖场改造好以后,我打算让村里其他脱贫户来上班,大家一起加油干,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丁国珍对未来充满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