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方位施策 多维度暖企
我市推动政府采购惠企服务更精准
本报讯 (记者 王培源) 近期,为切实发挥政府采购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职能作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我市以“暖企、助企、惠企”为主题,打好政府采购惠企政策组合拳,切实提高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便利度,降低其参与成本,保障其合法权益,助力其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茌平,有这么一组数据:为给企业“减负”,切实降低企业交易成本,茌平区财政局2021年共减免保证金和招标文件费用等相关费用约550万元。为给中小企业“输血”,茌平区制定预留份额、评分折扣等措施,提升中小企业参与意愿。2021年,茌平区政府采购预算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共计6.1亿元,采购合同金额12.25亿元,授予中小企业11.51亿元,占比93.96%。为给中小企业“供氧”,茌平区推动“政采贷”,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压力大问题。融资平台已办理29笔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业务,融资金额1976万元。
和茌平区财政局一样,东昌府区财政局不断完善政府采购扶持政策,发挥政府采购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引导激励作用,充分助推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在降低采购交易成本工作中,东昌府区要求采购人应当在政府采购合同中约定预付款,并于合同签订生效并具备实施条件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预付款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合同金额的30%,采购项目实施以人工投入为主的,可适当降低不低于10%的预付款比例。本着从供应商切身利益出发的目的,切实增强供应商履约能力。
“互联网+政府采购”不仅可以促进政府采购提质增效,还能不断提升政府采购软实力。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茌平区财政局推动数字赋能,加快全流程电子化建设,全面推进政府采购网上商城的使用,发挥网上商城效率高、成本低、质量优等特点,提高了供应商参与采购活动的便利度,降低了交易成本。2021年,茌平区齐鲁云采网上商城共完成交易1350笔,交易总额1197.12万元。推动“不见面开标大厅”建设,实现远程投标和不见面开标常态化,交易全程“零跑腿、零见面、零障碍、零费用”。
莘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公共资源交易的引领作用,持续开展“不见面”开标,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完成远程异地评标软硬件设施建设,正在推进远程异地项目落地;不断纵深“互联网+招投标”,推动“山东省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平台的广泛应用,助力公共资源交易提速增效,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阳光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