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8版:一城湖·文韵

忆年少游黄河

阳谷 耿仁国

悠悠岁月,往事难忘。忆当年在县城一中就读时,青春年少,血气方刚,恰值春暖花开时节,高考前的摸底考试刚刚结束,学校放了两天假,我们几个好友商量出去逛逛,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最后决定去阿城陶城铺看黄河,于是在学校里匆匆吃罢早饭,找好4辆自行车,兴致盎然地出发了。

天晴得很好,微微有南风吹拂,令人神清气爽。田野里春色正浓,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们沿阳张公路(阳谷至张秋)一直前行,约20公里,到达张秋古镇,在镇上买了吃食,然后登上金堤河大堤,继续沿堤逶迤前行。在大堤上,视野更为开阔,大堤右侧,翠绿的麦苗长势正旺,像一层碧绿的地毯。又行15公里路程,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我们在12点3分到达了阳谷县陶城铺黄河渡口,我平生第一次看到了黄河。

站在陶城铺黄河大堤上举目远眺,滚滚黄河水奔涌而来,像千军万马在冲锋,来到跟前,在我们脚下拐了一个直角弯,顺势又向东滚滚流去。片片大浪激起骇人的涛声,颇为壮观。从前我只是在课本上、报纸上、电视上,在别人的谈话中了解过黄河。今天,我亲临黄河岸边,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壮美景观,不禁心涛跟着黄河浪相和,产生了极强的共鸣。

成伦背着装有吃食的书包走下堤去,我和玉清也下去了,亚安却一直在岸边发呆,他也许是被这涛声吓怕了,不敢下来,于是我们都笑他胆小。玉清去扶他,他才慢慢地滑下堤岸。我们美餐了一顿。

经过商量,我们决定到对岸山顶去探险,于是就沿着黄河岸寻找渡船。在河两岸来往运石头的船不少,我们选定了一条,同船主说好后,他们热情地邀请我们上了船。

船驶得很快,河心的水很凉,我拿起瓶子去灌黄河水,冻得手通红。因为这条船要到南方很远的地方去,在行进中,船主同另一条船的主人打了招呼,在河心,我们又转到了另一条船上,不一会儿,船靠了东岸。下了船,我们决定去爬一座山。

我们走进了一个小山村,村民待我们很热情,给我们指了一条登山的小路,我们几个一同登山。

登山确实太累了,累得我一直想要停下来,但没有停,咬紧牙关,奋力攀登。望望山下已是屋舍田野美景尽收眼底,望望山顶仍是高不可攀。玉清和亚安已在山顶朝我们招手了,我和成伦两人并肩登上了顶峰。

山顶极为平阔,原先也许有住家,或者是座庙宇,有三间小石屋,屋顶已全都塌掉了。院子里石碑不少,有五六块,辨认上面的字迹,知道山叫少岱山,碑刻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字体隽永秀美。

在山顶逗留片刻,因为要赶回去搭渡船,我们恋恋不舍地下了山。在山坡上,遇到三个五六岁的小姑娘也在往上爬,很危险,亚安抱着一个小的,我们领着那两个稍大点儿的,下山来。山里大娘对我们很感激,让我们到家里去喝水,尽管我们很渴,但为了赶路,谢了她,继续往回走。

到了岸边,石头已装满了船,我们坐了上去,开始往对岸驶。

驶到河心,我看到了平生以来最壮美的景象:一排排黄河巨浪涌起来,像小山似的朝我们压过来,小船开始剧烈地颠簸,河水拍击着船舷,“哗哗”地响。我真被这雄伟的气势慑服了,害怕得心突突直跳。船夫有经验,紧忙转舵,快速冲出激浪区,船又在平稳的波浪间快速前进了。

到了对岸,我们向船主道了谢,骑了自行车,沿着初来的路往回行驶。到张秋古镇稍作休整,在南街茶馆喝了杯茶,顺道到景阳冈游览了武松古庙,还拍了一张合影留念。

晚上,我们4人住在了景阳冈下的我家。睡梦里,又出现黄河那雄伟的浪涛、少岱山上那密密麻麻的碑文。

2022-04-21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0888.html 1 忆年少游黄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