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做到更公平、更科学,“双减”背景下——

我市探索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沈欣欣

作为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评的是哪些内容?如何评才能更公平、更科学?6月6日,在市教体局,来自全市十几所初中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构建一套完整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

“教育教学要德智体美劳统筹兼顾、相互渗透,评价学生要德智体美劳综合考量、关注个体。”东苑中学教师郗灿峰认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必须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功利化倾向,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五育”中,德育占首要地位,贯穿学生发展的始终。如何将德育贯穿综合素质评价全过程之中,量化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得分?东昌中学教师张福超认为,目前德育评价的方法比较单一,量化评价的方式仍处于主流地位,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理念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在德育评价中采用量化评价的方法,操作起来可能会比较容易,但未必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校德育工作的状况。

张福超建议,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等等。描述性评价、作品评价、课堂激励评价等多种方式都应成为德育评价的方法。此外,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通过对每一名学生品德发展的持续关注和大数据收集,多视角、多侧面、多渠道采集并保存学生道德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实现德育评价的个性化。

注重心理健康方面的评价

如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疫情反复,人们的个体活动、社会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对中学生来说,最直接的消极影响,就是长时间上网课给他们带来的不确定感,容易使他们产生焦虑情绪。学校应该营造一种健康的氛围,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大心理健康的指标和权重。

文轩中学教师郝玉霞建议,综合素质评价应该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考核学校办学质量的指标,同时加强对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工作人员和学校心理教师的培训,提高专业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和老师共同参与评价

实行综合素质评价,一些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与老师一起分享评价改革带来的成效,这样就会不再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开始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引导孩子,正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发现孩子具有的体育、音乐等方面的特长,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爱心,鼓励孩子常去做义工等等。

但在评价过程中,家长如何参与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得高分,在评价的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客观公正?”“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地参与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来?”……一系列的问题引发教育工作者们的探讨。

张福超认为,学校应依托智慧校园管理平台,以大数据分析为手段,全面精准地采集学生的相关数据,构建多维度、全周期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采用学生自评为主,教师、家长多元参与的评价方式,建立动态反馈机制,评价信息实现实时互通,学生自评、教师评价情况能即时反馈给家长,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课堂学习情况。同时,家长也能实时反馈孩子在家中的学习表现,方便老师及时了解,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2022-06-13 做到更公平、更科学,“双减”背景下——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3433.html 1 我市探索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