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高温模式开启 已有人“热”进医院

医生:预防中暑可以试试这几招

编者按


连日来,我市持续“烧烤”模式,最高气温达39℃。虽然6月26日的一场降水给水城市民带来了些许凉爽,但夏季高温对人体健康带来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闷热的天气里,人体为了散发体内热能,毛孔扩张、出汗增多,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中暑。而如果因贪凉,把自己困在空调房内,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此外,夏季也是一些疾病的高发季节。本报组织记者采访系列稿件,为市民安全度夏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本报记者 张琪


高温模式开启,中暑高发季随之而来,怎样预防中暑?中暑后应该如何急救?6月25日,记者采访了聊城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急诊科主管刘乃政。

“前几天,我们科接诊了一名50多岁的男性患者,来到医院时这位患者出现了头晕、呕吐等症状。”刘乃政说,当天天气十分炎热,该患者整个下午都在田间干农活,下午6点多出现心慌、恶心、精神恍惚等症状,幸好及时被送到医院抢救,现在已经康复出院了。“另外一名患者是位70多岁的老人。”刘乃政说,这位患者突然出现头晕、心慌、恶心等症状,家人担心老人得了脑血管疾病,急忙把其送到了医院。经过详细检查,发现老人中暑了。原来,这位老人患有风湿病,在家不但没开空调和风扇,还穿了多件衣服,没想到中暑了。

“高温、高热及无风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疾病,即为中暑。”刘乃政说,中暑按照症状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先兆中暑是人长时间待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晕恶心、胸闷气短、口渴出汗、全身无力等症状,短暂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体温一般不超过38℃;轻症中暑除上述表现外,还有手脚冰凉、大汗、呕吐、心慌等症状,体温往往超过38℃;重度中暑也就是热射病,患者体温高达40℃,全身抽搐,不省人事。重度中暑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治,会出现多脏器功能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发生中暑表现时,应该怎样做?


1.脱离高温环境,立即将患者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休息,解开患者的衣服,抬高双脚。

2.降温,用湿冷毛巾或酒精擦拭头、颈、腋下、腹股沟等部位,这样能起到迅速降温的作用。

3.少量多次补充含盐水分。不要喝含乙醇或咖啡因的饮料,这些饮料会使人体丢失更多体液,并减弱机体耐热能力。

4.如果中暑者病情加重,出现虚脱、抽搐及意识不清等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在等待救援期间,应使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稍向后仰,以保持其呼吸畅通,同时防止其呕吐物误吸。


远离中暑 重在预防


1.及时补充水分,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间歇规律喝水。

2.高温天气应减少户外活动,最好穿宽松、透气、浅色服装,防暑降温药品要备在身边。

3.要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锻炼。

2022-06-28 医生:预防中暑可以试试这几招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4277.html 1 高温模式开启 已有人“热”进医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