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下的青春,不毕业
■ 聊城 多米
22年前的7月,济南千佛山北麓的山师校园内,陆陆续续有毕业生拉着行李箱离开,踏上人生新旅程。我,也是其中一员。
离校前夕,大家各忙各的,杂乱而有序。我和宿舍的姐妹们,拽着青春的尾巴,尽情享受难得的几天清闲时光。白天在校园里溜达,晚上就去千佛山感受清凉。
那时候的千佛山,晚上定时免票。早了要花钱,晚了太冷清,为掐准点,吃过晚饭姐妹们就吆喝着往山门赶。若时间充足,就慢腾腾闲悠悠,中途赶上个摆摊儿的,还蹲下细细翻看。若时间紧张,就脚底生风背长翅膀,仿佛前边有好东西在等着似的。
进山以后,走小道钻树林,最后来到半山腰一个平台处,扶着栏杆眺望远处的泉城。天上星光点点,脚下灯火闪闪,时间仿佛静止了。无数次,我们并肩感叹:真美啊!叹完再互相嘲笑,还学中文的呢,酝酿半天就吐出这仨字,一句美言也憋不出来,将来怎么当好老师啊,然后东倒西歪笑作一团。
偶尔,我们会越过平台,来到入学那年举行中秋节晚会的山坡上,哼哼当时宿舍的合唱歌曲《明月千里寄相思》:夜色茫茫罩四周,天边新月如钩,回忆往事恍如梦……
咱也不知道,入学第一年为啥选了这首具有年代感的歌。很多年以后,我们再聊起,宿舍老三来了一句:我们相遇那一刻,就在为告别做准备,聚于明月千里,散于明月千里。我们笑她:酸死了酸死了。
快离校了,一向爱睡懒觉的我们,破天荒天天早起,趴在宿舍六楼中间的平台上,听千佛山上的人喊山:嗨……嗨……哎……哎……声音深远悠长。偶尔听到一个尾音特别长的,就评论一番:这个肺活量好,能活九十九。若天气明朗,还能看到山顶亭子里的人影,上去,下来,浮现,消失。
就这样晃啊晃,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大姐说,我们去千佛山照张相吧。挑了个多云不晒的上午,8个人扒拉出各自最喜欢的裙子套上,奔向山口。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每个人买票进了山,大约20元一张票,学生半价。你看,曾经以为很多事情刻骨铭心,不想有一天,也变得模糊不清。
进山后,在几人都抱不过来的大树下,山道旁的佛像前,常去的平台处和斜坡,我们都拍了照,每一张都整整齐齐8个人。
终于,离别如期来到。我家离学校最近,所以,宿舍里8人中我走得最晚。按照车票时间,我将她们依次送走,从北门到南门,从18路到47路,目送她们一一上车,然后挥手,遥望,发呆。左手箱子右手大包的侧影,行李箱摩擦地面的声音,箱子轱辘滑动的样子,曾在我脑海里好几年挥之不去。
待屋里剩下自己,咳嗽都有回音的时候,我才蓦然惊觉,啊,都走了啊。轮到我出门,却没人送我了。站在屋子中央,我最后一次环视宿舍,床上、桌上、地上,散落着一些被遗弃的物品,无声地诉说着这里发生的一切。我想起入学那天进门的情景,真快,眨眨眼,就要走了呢。进宿舍,出宿舍,中间也就隔着四年。
拖着箱子夹着包,出了宿舍楼,我一路向北。山师校园坐落在千佛山山脚,整个地势南高北低,校园里隔几步就有一溜台阶,平日爬高爬低总嫌弃,今天竟觉得格外亲切。忽然,我看到老三站在水房前对我笑,手里还拎着暖瓶,我大惊,冲她喊:你不是走了吗!正说着,眼前晃过一路人挡住了我的视线,再看,水房前空空如也。第一次,我知道幻觉原来是存在的。
路过教学楼门口,我下意识地扭头望过去,脚步顿了顿,一名男生夹着球从里边出来,擦肩而过的一瞬间,来了句:又走了一个。
这句话让我的眼泪一下子涌出。
如今毕业已20多年,同学之间虽相距不遥远,也很难再聚。告别时我们嘴里说着再见,如今才知再见遥遥无期。但是,通过网络,我们时常联系。毕竟共有的那几年青春,永远不会毕业。
哦,对了,自那年后,我再也没爬过千佛山。从聊天中得知,宿舍的姐妹们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