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为孕期检查助力
文/图 本报记者 鞠圣娇
“来,回忆回忆你昨天都吃了什么?”“早晨吃了两根油条,一个茶叶蛋,上午喝了一瓶饮料……”7月19日,妊娠24周的周艳(化名)到聊城市中心医院进行糖耐量检查,但当天等着她的还有一项她从未听说过的检查——营养分析。
在护士亓姗姗指导下,周艳回忆了自己7月18日的饮食情况,包括吃了什么、每份大概吃了多少、食物是怎么进行烹饪的。为了获得更精准一些的数据,亓姗姗将她领到食物模型柜前,让她有个更直观的印象。
还未等亓姗姗收集完这些信息,周艳就发现自己前一天吃的蔬菜实在是太少了。“土豆含淀粉多,算谷薯类,那我这一天就晚上吃的一点儿白菜算蔬菜呀!”周艳恍然大悟。
随后,亓姗姗让她光脚站在营养分析仪上,准备测量她的体脂率,并询问周艳的运动、睡眠和生活习惯。了解到周艳是一名蛋糕师,站立时间较长时,亓姗姗嘱咐她要避免久坐久站。营养分析仪打印出了周艳的分析报告,报告提醒她要多吃蔬菜、瘦肉,多喝牛奶,尤其是要加强蔬菜的摄入量。
对于孕妇来说,想要实现“长胎不长肉”,需要在保证营养的情况下,控制热量摄入,而怎么吃、吃多少是孕妇每天都要面临的问题。为更好地开展孕妇营养教育,市中心医院引进了营养分析仪,该仪器能结合孕妇的运动、饮食、生活习惯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给出营养方面的建议,让孕妇学会正确地吃,从而实现控制孕妇体重兼顾胎儿生长发育的目的。
除了营养分析仪,市中心医院还引进了人体智能检测设备,该设备可以测量使用者的血压、血氧、血糖,将每次测量的数据记入档案。该仪器还能通过各种量表来判断使用者的心理状态,还能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给出各方面的建议,方便医师了解孕妇的情况,使孕期检查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