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9月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两次放弃进城任教机会 她甘做乡村教育一束光

李杰在备课。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刘敏

从家到学校40公里,这段路,乡村教师李杰每天要走一个来回。

李杰家住聊城城区,任教的学校是东昌府区沙镇镇大张中心学校回民小学。“我们学校是东昌府区比较偏远的一所农村小学,在与莘县交界的地方。”

9月5日,周一,李杰早晨6:30从家出发。路上需要近一小时,李杰得确保7:30之前到校。

晚上到家,最晚时要到7点多。冬天,出发的时候天是黑的,回到家时,天又黑了。

在乡村学校任教将近9年,无论刮风下雨,李杰一直奔跑在路上。李杰有两次进城任教的机会,但她都放弃了,选择坚守在农村小学。

在农村学校,连续三年考核优秀,教师可以进城任教。

这样的机会第一次摆在李杰面前时,是2017年。那年夏天,把毕业班的孩子送进初中校门后,李杰放弃进城任教机会,只是选择了进城交流学习。

回想起当初的选择,李杰没有丝毫后悔。

“在阳光小学交流学习一年,我收获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专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学习交流结束,李杰回到回民小学,她想用自己所学为乡村教育尽一份力。

今年,再次连续三年考核优秀,面对进城任教机会,李杰又一次选择了放弃。

“农村的孩子特别朴实,我舍不得他们。”李杰说,要想让农村的孩子在家门口能上学、上好学,师资队伍是关键。她愿意留下来,教给他们更多知识,带他们去看外面的世界。

2014年11月来到回民小学,几年的历练,李杰已经成为学校的优秀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她虚心向同事求教,从书本中学习,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课堂上,李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生命的交流。

在偏远的农村学校,李杰是一名不可多得、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型教师。她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很喜欢。

事实上,几年间,李杰所在的农村小学,年轻教师的身影越来越多。

“学校有15名教师,其中12名是年轻人。”年轻教师的不断加入,为乡村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一点,让李杰无比欣慰。

处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农村学校也不是孤岛。作为一名乡村年轻女教师,李杰坚守在回民小学多年,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几年的时光,她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改变。

她说,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她愿意照亮农村课堂,做孩子们身边的那束光。

2022-09-09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8339.html 1 两次放弃进城任教机会 她甘做乡村教育一束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