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酒如命?病得不轻!
无节制饮酒,小心患上酒精依赖症
本报记者 鞠圣娇
聚餐,饮酒助兴;心烦,独酌解忧。实际上,酒精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物,饮酒对身体没有任何益处。
如果长时间、过量摄入酒精,还有可能患上酒精依赖症。“从精神医学角度来讲,酒精依赖症是一组病因复杂、个体差异显著的精神类疾病。”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戒瘾病区主任刘红军说:“酗酒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甚至会导致性格、人格发生改变,使年富力强的年轻人成酒精的‘奴隶’。”
酒精依赖症
不只影响身心健康
“很多人认为,少量喝酒没有危害。但研究发现,酒精会对人体多个系统造成伤害。”刘红军表示,饮酒还会增加脂肪,降低皮肤防御能力,影响视力,使四肢麻木、反应迟钝、贫血,引发骨质疏松,增加心脑血管患病风险,还会导致胃炎、酒精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上消化道出血。而一旦形成酒精依赖,还会导致精神损害,引起幻觉、被害妄想、嫉妒妄想、意识障碍及谵妄等精神症状,增加焦虑、抑郁及其他精神障碍疾病的患病风险,也会影响工作、生活和家庭关系。
刘红军说,曾有一名患者每日都要饮酒1斤多,停酒后出现幻觉,一度觉得一直有人围着自己唱歌,床下有“蛇、刺猬”等小动物,嘴里有扯不断的“丝线”,还怀疑家人偷东西,不愿意和家人交流。该患者被确诊为“使用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还有的患者停酒后会出现看东西重影,觉得家人脸上有虫子在爬,双手乱抓、胡言乱语的酒精戒断反应。
不知不觉
陷入“酒精泥潭”
“不喝点就感觉心里痒痒,就是想找点酒喝,不由自主就去买酒了。”
“之前戒了,最近放假没事,又开始喝起来了,控制不住自己。”
“心情不好,靠喝酒排解忧愁,自己喝得多,早晚都喝,跟朋友一起反而喝得少。”
1月17日,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戒瘾病房,几名酒精依赖症患者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患上酒精依赖症的过程和疾病表现。大多数患者都有长期饮酒史,有的近几年加重,从与他人饮酒转向了独自饮酒,独自饮酒时喝得更多,喝酒频率也从刚开始吃饭时才饮酒到不分场合、不分次数地大量饮酒,甚至有晨起后空腹饮酒行为。如果不饮酒,他们就会出现手抖、焦虑、烦躁、出汗、震颤、情绪失控等症状,千方百计想要找酒喝。有的人为此和家人吵架、说谎,以至于偷酒喝、藏酒喝。部分患者的性格发生了明显改变,变得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对家庭不负责任。
戒酒,仅靠自制力有点难
“快过年了,住院能远离酒场,远离酒精的危害,希望这次住院能彻底把酒精戒掉。”患者王林(化名)饮酒20余年,也曾多次住院,但总是经不住酒精的诱惑。像他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戒瘾病房里60余名酒精成瘾患者中,有一些患者是戒酒出院后回家再次复饮的,还有部分患者是停酒后出现戒断反应来住院的。“患者知道酒精给自己带来的危害,有的患者也感受到了酒精给身体带来的各种不适,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饮酒行为。”刘红军说,靠自己的毅力戒酒并不现实,有的患者自行戒酒三年,但一沾酒就放不下了。而且,停酒后的戒断反应很难熬,有的人甚至重回酒精“怀抱”。
患者入院后,医师会根据患者病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戒酒治疗是针对酒精依赖或酒精戒断患者所采用的医疗救治措施,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方法,使患者消除停饮后的躯体戒断症状和长期嗜酒所导致的躯体并发症。其间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消除患者对酒精的心理渴求,学会正确应对复饮渴求,并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认知行为模式,帮助患者戒酒并使其认识到滥用酒精的危害,从而降低出院后复饮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饮酒标准是,每天饮酒不超过20g纯酒精,每周不超过5次,也就是一瓶啤酒或一两高度白酒的量,如果超过这个量,酒精成瘾的风险就升高了。”刘红军建议,市民在春节期间不要大量饮酒,好酒虽好,也要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