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方言
语音篇
1.聊城方言在发ai、uai韵时,普遍存在着开口度不够,动程太短的缺陷,表现为往往缺少韵尾i,同时把韵腹a发得近似ê的音,于是ai、uai就成了ê、uê。
阳谷、莘县、东阿等地区把普通话ai韵母拼b、p、m、zh、ch声母的部分字读成了ei韵母,与“杯、妹”等字同韵,如“白菜、球拍儿、麦子、摸脉、摘瓜、宅子、很窄、拆开”等。
2.聊城老城北部地区及临清等地把普通话ei韵母拼l声母的读成uei韵母,如“雷雨、打擂、累积、类别、流泪、肋骨、劳累”等词语中加点字的韵母,在方言中都成了uei。
3.聊城大部分地区将普通话uei韵母拼d、t声母的字时,读成ei韵母,如“大队、兑现、不对、推开、大腿、退步”等词语中加点字的韵母,在方言中都成了ei。
4.阳谷和东阿、莘县的部分地区把普通话ei韵母拼f声母的字读成i韵母,如“飞机、是非、妃子、肥皂、土匪、诽谤、肺炎、浪费、沸腾、痱子、扉页、废头、犬吠”等。
同时,聊城方言中韵母i 、ei混用的情况也很常见。如把“笔、彼、膊、披、坯、丕”等i韵母字读成ei韵母,把“裴、卑”等ei韵母字读成i韵母。
词汇篇
五黄六月(wū huàng liù yue):指农历五六月份天气炎热的一段时间。
十冬腊月(shì dóng là yue):指农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迎冷儿(yìng lē r):天气刚冷的时候。这个棉袄忒薄,也就是~穿穿。
年景(niàn jing):收成。
贱年(jiǎn niàn):收成不好。
麦口儿里(mái kōu r li):将要收割麦子的时候。
麦里(mái li):麦子收割的日子里。~秋里是庄稼人最忙的时候。
秋里(qiú li):秋收的日子。
年三十儿(niàn sán shì r):除夕。
大尽(dǎ jǐn):农历有三十的月份。
小尽(xiāo jǐn):农历只有二十九天的月份。
打春(dā chún): 立春。
年下(niàn xia):过年的时候。大~的,你咋还不回家呀?
辞灶(cì zǎo):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拜祭灶神。
破五(pǒ wū):正月初五。
鬼节(guī jié):七月十五。
八月节(bá yue jié):八月十五。
五月节(wū yue jié):五月端午。也说“五月当五wū yùe dáng wū”。
腊八(lǎ bá):腊月初八。
摘自《聊城方言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