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为何被称为“牛城”?

现在有的人还称高唐县为牛城,为什么呢?

相传,唐朝以前,因黄河决口,将地处河畔的高唐县城池冲为平地。当时,县官奏明皇帝下令在原址重建城池,随即,招来众多能工巧匠,备下各种建筑材料,便动工了。砌筑一天,城墙立起近人高。第二天黎明时分,人们发现筑起的城墙全部倒塌了,县官下令重新砌筑,但第二天又倒塌了,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县官命令守营军士整夜看护,如有失职,定要严惩。军士不敢怠慢,睁大眼睛死盯着砌好的城墙。夜深人静之后,只见一头小黄牛突然出现,像喝醉酒一样用两角抵那城墙。沿新修城墙转了一圈,城墙便全部倒塌,随后,小牛就不见了。军士们立即向县官报告,县官下令第二天照样重砌城墙,夜里,亲率兵马捉拿小牛。

第二天夜幕降临,县官带领人马,手持绳索、棍棒,悄悄埋伏在城墙附近。子时刚近,小牛照常出现了。埋伏在一旁的人马,吆喝着蜂拥而上。小牛边跑边用角抵城墙,将城墙全部抵平之后,径直往西跑去。县官率马队借着明亮的月光紧追不舍。跑了四五十里路,因小牛角抵城墙费力过大,只见它张着嘴呼呼地喘气,看样子是口渴得厉害。小牛往南一望,有一座小院落,便进院在水缸里喝了几口水,又继续往西跑。它蹿出两箭之地,见眼前有一湾坑,“扑通”一声跳了进去。

马队看到小牛跳入湾坑内再没出来,且死不见尸、活不见牛,便急忙向县官报告。县官这才醒悟,小牛抵墙是为了让人们改换城址,当即决定,将县城建在湾坑附近。为了敬奉神牛,城池形状修成了牛形。东门为扭头门,也叫牛头门;东门外有两条道分别向东南和东北延伸,当作两只牛角。西门外有向西南、西北的两条道,说是牛尾巴上下摆动。小牛跳入的那个湾坑,人们叫它“牛犊子湾”。从此,这座城就叫做“牛城”了。

(原载于《高唐地名故事》)

感谢聊城市文联、市民协大力支持

2022-01-21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2717.html 1 高唐为何被称为“牛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