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
布衣诗人谢榛
◎ 武俊岭
回到卧室,站在西墙窗边,看到西门城楼的巍峨,看到一家一家的光亮越远越小、越远越淡。这些人家,有富裕的,有贫穷的,有不富不穷的,但黑夜来了,都静在家里恢复白天里的疲劳。自然,这些屋子里面,会有夫妻的恩爱、母子的喂养。这就是苍生,这就是百姓。
站得累了,谢榛躺到床上。但思绪却飞快如鸟。忽然,灵感如电光石火一样迸发出来。他一跃而起,走至书房。研好墨汁,抻纸挥毫。这样,一首诗作便挥洒出来:
大梁冬夜
坐啸南楼夜,孤灯客思长。
人吹五更笛,月照万家霜。
归计身多病,生涯鬓易苍。
征鸿向何许,春意遍湖湘。
写完,把笔一放,倒头便睡。
第二天一早,谢榛听到李奎已起来,便喊,李奎,李奎,上来看我写的诗。
李奎从先生欣喜的腔调里,感觉先生对所写之诗一定十分满意,于是便快步上楼,从先生手里接过,观看起来。
看完,李奎高兴地叫起来,说,先生,你这诗写得句响字稳,有情有景,意境高妙。
你立即抄录几份,送给曹知府、李濂、高叔嗣、张元等人。
好的。
李奎的书法也不错,时间不长,已把诗誊录了六份。随即,李奎带着诗走了出去。
快到中午时,李奎回到小楼,说,几个人看了,都为先生高兴。张元已在酒楼定下房间,要为先生祝贺。
曹知府还是那么忙吗?谢榛问。
可不是。我没有见着他,他正审案子呢。我把诗给了一个推官。
虽然知府不能到场,张元、谢榛、李濂、高叔嗣、李奎几人,喝得还是十分高兴。席间,李濂背诵了自己的一首《春游繁塔寺》:
少小曾游地,重来感慨深。稚僧今老大,落日更春阴。废殿苍苔合,颓园紫燕吟。空余旧时塔,蔓草故萧森。
高叔嗣也背诵一首《晚出曹门北道》。
结尾几句是:斜路孤村引,空园乱木高。岁阑今去卧,谁认在蓬蒿。
谢榛带头鼓掌。自然,二人之诗的毛病还是过于直白,让人没有联想。但是,谢榛已懂得鼓励别人。并且,他由高叔嗣诗中岁阑二字,生出浓浓的思归之情。他想,年前必须回到安阳。
一进腊月门,谢榛便去曹嘉家里拜访;但是,没有遇上。谢榛来到开封府。守门卫士已认得谢榛,进去通报后,推官前来迎接。谢榛对那推官已很熟悉,边走边问知府的近况。推官说,一个字,忙。
曹嘉于案牍劳形中,匆匆接见谢榛。谢榛见了,开玩笑说,仲礼,你快比内阁首辅、次辅忙了。
曹嘉听了笑笑,说,找我有事?
我想家了,想回安阳。
那得等我有了闲暇,给你送行后你才能走。
我年前回去,年后再来。
那不行,你一回去就没有准头了。
谢榛想问曹嘉一个事情,正琢磨着如何开口呢,一个通判进来,附曹嘉耳朵而言。曹嘉听了,无奈地朝谢榛一摊手,说,茂秦兄,你等我一个时辰好吗?
谢榛站起,说,那我就不等了,先回去吧。
我不送行,你不能离开开封!
好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