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银联通”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
本报讯(记者 刘敏)“我家属是灵活就业人员,以前缴纳医疗保险要到位于松桂路的医保大厅办理,来回要跑近20公里路。现在在家附近的银行网点就能办理,太方便了。”1月20日,在工商银行昌润路支行营业大厅,50岁的市民朱景新说,设在银行网点的“医保专柜”,给市民提供了很多方便。
记者从当日召开的全市“医银联通”提升工程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现场交流会上了解到,“医银联通”提升工程是东昌府区医疗保障局与工商银行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有益探索。
目前城区7个营业网点可办理医保业务。所有合作网点下沉的业务事项全部一致,通过再造审批流程、衔接部门权限,将单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个人权益记录查询等7大类19子项业务,全部下沉至银行网点办理,基本实现个人医保办理事项全覆盖。网点接通医保专线,联通医保局网络信息系统,所有银行网点使用同一套经办系统,形成统一的操作流程,确保网点业务经办流程标准化。
“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东昌府区全力打造更加便捷舒心的医保服务体验。各网点设立“医保专柜”,群众办理医保业务单列取号、单独叫号,减少排队等候时间。各网点除受理医保经办业务以外,同时提供医保相关政策咨询服务,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
对于不擅长使用智能设备的人员,各网点配备“网办”“掌办”辅导员,提供“网办”“掌办”医保业务的帮办、导办、代办服务,切实解决了老年人、无智能手机等特殊人群办理业务的现实困难。
东昌府区医疗保障局聚焦医保经办服务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充分发挥银行点多面广、人力资源充沛的优势,创新推出“医银联通”服务模式。从2021年11月份开始以来,通过银行窗口办理业务1万余件,占全区基本医疗参保、转移接续、医保待遇支付等各类业务总量的27.2%,极大方便了辖区68万参保群众,优化了营商环境。
聊城在全省率先创新推出的“医银联通”服务模式,依托银行网点布局优势,拓展经办事项“方便办”“就近办”,全力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让信息“多跑路”,使群众“少跑腿”,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医保办事效率,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营商环境优化工程底色更亮、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