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玩转”小学中高学段识字教学
□ 帅丽璐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纵观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反而弱化了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导致中、高年级小学生字词积累少,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识字效率。
明确目标,做好预习。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识字的能力,会通过查找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等方式理解字义,因此,每学一篇新的课文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字词,利用工具书准确地拼读字音,结合以前学过的方法自己分析字形,区分形近字间的细微差别,还要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的联系,正确理解生字字义。
课上检查,有的放矢。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自主识字,并不是减弱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识字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对课堂识字的内容、形式、时机等进行科学安排,灵活施教。在教学生认识生字时,可以舍易取难、舍熟取生,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随文识字”。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不是“某一个阶段只发展识字能力,另一个阶段只发展阅读能力”。因此“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到了小学中、高年级显得更加实用,学生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激发识字的兴趣。
课内外联系,促进自主识字。教师应鼓励中、高年级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更多的汉字。比如,看电视、电影时认字幕上的字,候车时认站牌,逛街时认路标门牌……尤其应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鼓励学生拓宽汉字学习领域,有意识地学习更多的汉字。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小学中、高年级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才能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