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2版:记录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回忆赵纯佑老人

赵纯佑赠予作者的书法作品

赵纯佑老人

□ 阴元昆

1996年秋天,为了征集傅作义到聊城视察水利工程的资料,我来到光岳楼西南侧一座清静的小院里,采访了一名银发飘然、气度不凡的老人。他就是平津战役起义人员、聊城黄埔同学联络组组长赵纯佑。

当我说明来意之后,赵纯佑首先回忆了与傅作义交往,以及傅作义来聊城视察水利工程的情况。赵纯佑初次与傅作义见面,是在纪念黄埔军校建校十周年大会上。他作为十期生代表,和傅作义坐在一起。平津战役时,他担任傅作义部第五补给区少将主任,在解放天津时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担任第一任水利部部长。赵纯佑因自报中校军衔,被分配到聊城专署建设科。1953年5月,傅作义到山东视察水利工程。赵纯佑和专署领导到济南参加水利会议时,坐在了傅作义对面。赵纯佑很想和他叙叙旧,可一直没有机会。会议第二天,赵纯佑和专署领导陪同傅作义来到聊城。傅作义先后视察了聊城、临清、清平和黄河水利工程,赵纯佑陪同有关专家查看了一些水利设施。

赵纯佑很健谈,又给我讲述了他从军及平津战役起义的有关情况。1932年,他考入中央政治学校,翌年转入南京第十期军事学校。1936年毕业后,留任第十三期区队长。抗战爆发后,他随军去了重庆。第二年6月,在武汉宋希濂部第三十六师任上尉连长。在过街棚战斗中,以4人歼灭日军10人,战后被提升为上校团副。之后,在陇海线、风陵渡等地与日军作战。194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平津战役时,赵纯佑部驻守天津,他与几名指挥官事先写好了《起义声明》。1949年1月14日吃晚饭时,炮弹在赵纯佑部楼顶上爆炸,解放军开始攻城,他们随即把大门打开,迎接解放军。当天夜里,一名骑马的解放军军官前来问路,赵纯佑带着他穿过偏僻的胡同,找到一座挂着弹棉花幌子的房子,事后知道他是来接任公安局局长的。之后,军管会来人,给他颁发了《起义人员证明》,他即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聊城专署建设科。

在采访中,赵纯佑还讲了他特殊的身世。他出生于1912年,是河南临汝人。他的父亲赵惠,曾任北伐军第六军旅长。赵惠本是曾任国民政府总理赵秉钧的侄子,因赵秉钧膝下无子,赵惠过继给他当儿子,赵秉钧就成了赵纯佑的祖父。而赵纯佑的弟弟过继给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当了儿子。可见赵袁两家关系非同一般。

在采访赵纯佑老人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书法绘画技艺精湛。更令人称奇的是,他能够把人的名字与内容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书画作品。我向他求得一幅篆书书法作品:“阴阳燮和大亁元,崑仑磅礴裕后昆。”赵纯佑老人虽然已经离去,但作为一名民国人物,他显赫的家族、特殊的经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还是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

2023-05-11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1153.html 1 回忆赵纯佑老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