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入党记
○ 刘小兵
一天晚上回到家,我看到父亲摊开信纸,一笔一画地在橘黄色的灯光下写着什么。
我上前一看,只见洁白的信纸上赫然写着“思想汇报”四个大字。我问父亲:“你不是年初就入了党吗,还写这些干嘛?”父亲停下笔,严肃地说:“只有思想上入了党,才是一名好党员,我把想法及时向党组织汇报,也是应该的。再说,建党节马上就要到了,在这么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里,向党组织吐露自己的心声,多么有意义呀!”听完老爸的话,我不由得朝他伸出了大拇指。我知道父亲对待入党这个问题,从来就没含糊过。
父亲出身苦。他两岁那年,我的爷爷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从此杳无音信。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夜里,奶奶又狠心地撇下父亲,只身一人离家出走,嫁给了深山里的一个木匠。此后,父亲与我的姑妈相依为命,饱尝人间艰辛。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父亲和姑妈送进了学校,父亲初中毕业后,当了一名会计。后来,党和政府又把父亲送进了军营锻炼。
入伍后的父亲勤学苦练,很快成了训练场上的标兵,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退伍回到地方,上级有关部门把父亲安排进了一家企业。退伍不褪色,父亲把军人的优良作风带到了新岗位上。脏活累活抢着干,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深得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许多人退休后,都把家安在了大城市。父亲丝毫不恋城里的舒适生活,毅然回到老家,在乡下承包了二十亩沼泽地,带领乡亲们一起搞起了水产养殖。几经波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三年时间,父亲不仅还清了所有贷款,还创收20余万元。父亲致富后,始终没有忘记各级党组织对他的关怀和培养。前年,他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父亲的入党申请一直没有被批准。党小组长找父亲谈话,勉励父亲不要因此背上思想包袱。父亲淡然一笑:“请组织放心,我一定会对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父亲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去年底,村里考虑到他年纪大了,就给他安排了一个闲职,希望他能在家安心静养。但父亲坐不住,隔三差五往村里的养殖场跑,帮助大伙解决养殖中碰到的各种难题。在父亲的带动下,村子里的不少村民通过实干、巧干,日子越过越红火。看着乡亲们都自信满满地奔走在小康路上,父亲的心里比喝了蜜还甜。此时,他入党的愿望更强烈了。
父亲的坚持终于有了收获。今年一开春,鉴于父亲在工作中的良好表现,上级党组织经过慎重研究,终于批准了父亲的入党申请,父亲脸上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