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防溺水教育应警钟长鸣

□ 张英东

5月2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3名年轻人在河中溺水身亡;6月1日,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景区,一名游客不听劝导,私自下湖游泳意外溺亡;6月7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一人溺水身亡……随着高考、中考陆续结束,中小学生即将迎来暑假,防溺水安全教育必须家校社共同发力,做到警钟长鸣。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万人因淹溺死亡。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淹溺事故为“头号杀手”。因此,防溺水安全教育,要抓实抓细、常抓常新。学校作为学生安全教育的“主阵地”,要把防范学生溺水纳入日常的安全教育工作中,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上好防溺水安全教育课,持续加大防溺水宣传力度,引导孩子们自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家长是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暑假期间,家长应切实承担起监护人的职责,时刻教育、提醒孩子远离危险。一方面,家长要准确掌握孩子的动向,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严禁孩子到隐患水域玩耍、洗澡、游泳等;另一方面,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不冒险涉水,让孩子对生命产生敬畏心理,为孩子做好榜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前做好工作,防患于未然。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户户陷入悲伤的家庭,一个个惨痛的教训,不仅牵动着社会公众的神经,也一次次敲响了安全警钟。对此,各有关部门应主动作为、迅速行动,因地制宜,出实招高招,从源头上、机制上多角度、全方位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关系异常等重点学生群体,学校应经常性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防止出现监管盲区。

2023-06-20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4001.html 1 防溺水教育应警钟长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