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2版:记录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黄永玉笔下的李苦禅

李苦禅(左)与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中)、李万春1980年的合影

一次除夕晚会,中央美院大礼堂有演出,李苦禅在京剧《黄鹤楼》中扮赵子龙,扎全套的靠,白盔白甲,神采飞扬。为白石老人安排了一张大软沙发在第一排座位的中间,男女学生簇拥着他一起看这场由他弟子挑大梁的演出。近一千人的礼堂坐得满满的。

锣鼓响处,赵子龙出场,几圈场子过后亮相,高底粉靴加上全身扎的重靠,已经累得汗流浃背、七上八下,于是报名时的“啊!常山赵子龙”就累成:

“啊!啊!常,常,常,常……”

齐老头笑得前仰后合,学生们、教职员工和家属孩子们登时也跟着大笑起来。

回到甲二号已经半夜十一时多,一路上我们几家人笑个不停,可染还学着苦禅拉开架子亮相:“啊!啊!啊!常!常!”苦禅也一路又笑又解释:“太,太累了!原先没想到那么吃力,到‘报名’时弄得那副德行!幸好,幸好没搞那出《武松打虎》,那是场独角戏。要真搞,可有我的好看!”

几年之后,大家在一起时讲到这件事,又大笑一场。那时真甜美,大家都那么年轻,全院子里只有很少的老人。可染先生拉得一手好二胡。不是小好,是大好。

高兴的时候,他会痛痛快快地拉上几段,苦禅、常浚和可染夫人邹佩珠乘兴配上几段清唱。常浚的《碰碑》,苦禅的《夜奔》,邹佩珠的《搜孤救孤》,大家唱完了,要我来一段;一段之后又一段,头一段《独木关》,第二段《打棍出箱》。可染拉完之后满脸惊讶,用一种恐怖的口气问我:“你,你这是哪年的腔?高庆奎?刘鸿声?那么古?我琴都跟不上!”

我不知如何是好。小时候是跟着“高亭”和“百代”公司学唱的京戏,20年代的事,怎清楚是谁?

(选自黄永玉《比我老的老头》,题目自拟)

2023-06-21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34028.html 1 黄永玉笔下的李苦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