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之香
○ 高玉霞
端午时节,集市、街巷、胡同、小院,到处都弥漫着香气。一枚枚荷包挂在脖颈,人一走过,留下缕缕清香;低头一瞧,卖艾草的老婆婆捧起一把青艾,又是一缕清香。最香的应属粽香了,醇香甘甜。端午节在香气里浸润着。
在我小时候,端午节包粽子是从没有过的。那时生活清贫,最简单的粽子食材都是奢侈品。
后来,我去城里上学,学校对门的小店铺有卖粽子的,两个大竹筒盛着,放学路过小店,不由被那一汪绿吸引。那糖三角似的绿角,就是粽子。一块五两个,都用红丝线绑着,我忍不住和同学们买了两个。回到宿舍,我们解开缠绕的线,再一层层剥开粽叶,露出雪白的糯米,咬一口,那种味道,我至今记得。
再后来,我和爱人恋爱、结婚,日子马不停蹄。有了女儿后,我牵着她的小手挑选荷包和五彩绳,买上几束艾草插在门上。为了省事,我都是拦下门外吆喝的老婆婆,买上五六个粽子摆在饭桌上,女儿甜滋滋地吃着。
一年端午节,先生突发奇想,从集市上买回了竹叶、糯米和蜜枣,说要亲手包粽子。厨房里,先生一边泡米、煮竹叶,一边向婆婆打电话咨询如何包粽子。我和女儿也有模有样地包起来,先生蹩脚的缠法,把粽子缠得五花大绑。我们一家三口,热热闹闹,把粽子包得惨不忍睹。我们将粽子下锅蒸煮,热气腾腾的甜香钻进鼻孔。先生迫不及待地用筷子挑出两个,盛在碗里,让我和女儿尝尝。咬一口,那种香,是细水长流的温暖。
前不久,在外读书的女儿说要和她奶奶学包粽子。我也想再学一学,先生也要重温“功课”,一场“拜师学艺”就开始了。婆婆一边耐心地教着我们包粽子,一边加柴火,准备蒸煮。一个个粽子被婆婆放进锅里,日子的香甜在我们心里荡漾。
其间,婆婆说,邻居王婶早就包完粽子,邮给外地的儿子儿媳了,只为了让在外打拼的孩子尝一尝家里的粽子。每年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炊烟袅袅,升起的每一缕香,都带着人们美好的祈愿,飘向远方。
光阴流转,岁月变迁。小小的粽子,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当在外漂泊的人带着一身疲惫,坐在月光下吃着粽子,那入口的软糯香甜,饱含家人浓浓的爱。
端午时节粽飘香。这粽之香,是暖的、软的、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