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吗?”“我很好”
季羡林的留德故事
七夕,是蕴含浪漫色彩的传说,更反映了矢志不渝的深刻情感。低调内敛的聊城人,内心也有丰富细腻的感情。
在《留德十年》一书中,季羡林以细腻的笔触,叙述了自己在德国的留学经历。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就读时,他认识了一位姑娘,名叫伊姆加德,一个美丽的德国女孩。当时季羡林正在写博士论文,但是不会用打字机,伊姆加德表示愿意帮助季羡林打字。季羡林很感动,他说:“那我该付给你多少钱呢?”伊姆加德望着季羡林说:“我要的报酬,是你陪我走遍哥根廷大学的每一个角落。”
在之后的日子,季先生一字一句地念着自己的论文,身边的德国女孩认真地把它们变成后来震惊学术圈的文章。那是一幅温馨的画面,爱慕之情在两个人之间静悄悄地发芽了。
哥廷根大学内布满了他们的足迹,儒雅克制的季羡林很喜爱眼前这个单纯善良的女孩,也明白女孩的心意,却一直都是发乎情,止乎礼。回国之后,他们彻底不再联系。
在90岁生日那天,季羡林收到了伊姆加德从哥廷根寄来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满头银发、端庄恬静的老人,给季羡林一直牵挂也愧疚的心,带来了些许温暖的慰藉。他常会拿出照片同她说话,看着照片背后的问候“你好吗”,他会声音柔和地呢喃道:“我很好。”
幸好思念无声,否则震耳欲聋。跨越半个世纪,一句简单的问候“你好吗”,成了最深情的表白,一句顶一万句。 (郝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