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孤独 不负余生
——读《一句顶一万句》有感
◇ 袁宝霞
最近,我读了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心情豁然开朗。
小说的前半部分写的是过去,主人公杨百顺(后改名杨摩西、吴摩西、罗长礼)命运多舛,离家出走后,杀过猪、染过布、种过菜、卖过馒头等,最后孤独无助的杨百顺把唯一“说得上话”的养女也弄丢了。为了寻找养女,他走出了延津。
小说的后半部分说的是现在,杨百顺养女巧玲(后改名为曹青娥)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出了延津。
小说的语句精练,大部分篇幅描写的是百姓生活,看似寻常,却于寻常处见不凡,字里行间折射出作者对人性的思考。
本书中最触动我的是序言中的一句话:“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在人生历程中,能找到“说得上话”且能温暖灵魂的人不容易。
茫茫人海中,熟悉的容颜成百上千,翻开手机通讯录,又有几个人可以随时去打扰?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遇到对的人,或许一句暖心的话语抵得上千言万语,生活中所有的不愉快就会烟消云散。我很庆幸有几个这样的朋友,让我感到自己没那么孤独。
可如果你没有知己,不是还有自己吗?敢于直面孤独,才能笑对人生,开心过好每一天。
本书中触动我的还有一点,就是曹青娥临终前说的一段话:“我活了七十岁,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我觉得这是这部作品的点睛之笔。
日子我们没法挑,一年四季,我们只能顺其自然。从前的日子,无论悲喜都已过去,纠结也是枉然。只有珍惜今天,把握当下,才能更好地塑造未来。
这本书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执着和顽强,相信主人公最后一定会找到那个“说得上话”的人。直面孤独,不负余生,我们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