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七旬老人误吞刀片
市二院内镜微创技术救了患者命
□ 鞠圣娇
“现在想想,依然觉得很紧张。如果那位误吞剃须刀刀片的老人再晚来一会儿,后果不堪设想。”9月21日,说起和同事最近处理的一例食管异物病例,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一科医师翟薇仍心有余悸。
9月18日11时40分,一名男子跑到该院消化内镜室门口,焦急地说:“大夫,救命啊!”翟薇快步迎上去,接过该男子手中的胸部CT片。CT片显示,患者食管中间有一枚刀片,刀刃正对着主动脉弓,距离主动脉仅3mm左右。主动脉随着心脏的跳动而搏动,刀片随时有穿透食管、划破主动脉的风险,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随后,一位七旬老人被孩子用轮椅推到了翟薇的科室。原来,老人的家人过生日,用剃须刀划开蛋糕包装时,不小心将刀片掉进了蛋糕内,被老人误吞。3天后,老人感觉到吞咽疼痛,到医院拍片后,才发现食管中有一枚刀片。
“像这种双刃锋利的刀片,取出时极易造成二次损伤,我们会特别小心的。”翟薇迅速给家属讲解了病情,告知食管异物取出的必要性及各种风险,家属表示理解并签字。此时,该院消化内一科主任岳宗柱和麻醉医师盛晨、内镜室护士长金艳以及护理团队已做好了各种术前准备工作。
手术难度很大,对大夫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持镜稳定性都有极高要求。翟薇稳持消化内镜,不断调整刀片方向,沿着食管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刀片。整个过程缓慢而精细,当刀片自患者口中取出的那一刻,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现场响起一片掌声。
翟薇再次将消化内镜伸入患者食管,观察及评估刀片对食管造成的损伤,发现刀片划伤最深部位的肌层已断裂,长度约2cm,有新鲜血液渗出。翟薇用钛夹闭合创面,并对创面进行冲洗,直到创面无活动性出血,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患者苏醒后被送到了病房观察。
翟薇介绍,食管异物多见于老人及儿童,食管狭窄或食管癌也是引起食管异物的常见原因。常见异物有鱼刺、鸡骨、枣核、饭团、脱落的假牙、纽扣电池、玩具上的小零件等,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造成食管穿孔或损伤性食管炎、消化道感染、大血管破溃等,尖锐或较大的异物可能压迫喉头或损伤食管黏膜引起炎症。所以,如果出现有梗阻感、疼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就应怀疑食管内是否有异物。
“如果感觉食管内有异物,一定要立刻禁饮禁食,去医院就医!”翟薇提醒市民,千万不能采用吞馒头、饭团等方式把异物带下去,也不能采用喝醋的方式软化鱼骨头,更不能催吐、用手抠,这些错误的方式只会对食管损伤更大。到达医院后,可以到消化内科、急诊、耳鼻喉科就诊,告知医师异物类型、误吞时间以及自觉刺痛感最明显的部位,由医师判断如何处理。取异物越快越好,以免出现并发症。目前,消化内镜取异物已经成为主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