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 大美无言
——读《边城》有感
□ 丁杰
月白风清夜,灯下读《边城》。
沈从文以一颗赤子之心,一支生花妙笔,用干净朴素的文字,委婉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城淳朴厚道的风土人情,令人走入一个古朴自然至纯至美的世界。
川湘交界处,有一个边城小镇叫茶峒。城边有一条小溪,临溪有一座白色小塔,塔下住着一位老人,守着一条渡船、一只黄狗和一个自小失母的女孩。这里的山水有多美,女孩就生得有多美。老人给女孩取了一个与山水相宜的名字“翠翠”。翠翠一双眸子清明如水晶,天真活泼,和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摆渡为生。
茶峒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一方水土一方人,这一片世外桃源似的山水,养育着一方善良到骨子里的人。老人摆渡不收钱,过客心中不安,执意把钱掷到船上,老人推辞不过,便把这钱买成茶叶和草烟,赠给有需要的过路人。老人得闲进城时,随处可见熟悉热诚的笑脸,走到哪里都能酣畅饮几杯。半醉半醒中,他大包小包地背回城里人盛情塞到肩背上的吃食。
日子若那小溪水,清浅有趣,缓缓东流。翠翠一天天长大,秀美乖巧,灵气逼人。机缘巧合,小城里最优秀的两个青年同时看上了翠翠,他们是当地很有声望的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豁达豪放的天保和聪明能干的傩送。兄弟俩同时爱上一个人,有痛苦有纠结,但没有争抢,没有钩心斗角,他们以月下唱情歌这种古老的方式竞争,看谁能用歌声打动心上人。
傩送本就是翠翠的意中人,月光下,他缠绵美妙的歌声让翠翠陶醉。天保为成全弟弟和翠翠的爱远走他乡,却不幸遇难。傩送负疚远离小城,翠翠在溪边接过爷爷的渡船,望穿秋水地等待着……可是到了冬天,傩送还没回到茶峒。
故事戛然而止,如一首凄美动人却哀而不伤的田园牧歌,曲终意未尽。余音袅袅近百年,令人遐想和牵挂。
我和无数读者一样有着幸福的猜想和盼望:在一个红日初升的清晨或晚霞满天的黄昏,那个英俊青年,一定会乘一叶小舟,披一身朝阳金光或落日余晖,从天边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迎着翠翠惊喜的眼神,翩然而归……因为有爱就有希望。这也正符合作者在书中所要表达的爱和美。
《边城》是沈从文久负盛名的代表作,他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现代版的桃花源,这片田园山美水美风俗美,守护着人性中的至真至纯,至美至善。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案头不妨放一本《边城》,在灯下品读这清泉一样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