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招聘毁的是企业信誉

□ 张英东

企业招聘简章标明待遇每月4000元到5000元,三轮面试下来,应聘者却被告知实际每月到手工资仅1900元。据九派新闻报道,近日,四川成都的曾女士遭遇“套路”招聘。

据曾女士说,她经过历时两个多小时的三轮面试,才最终得到每月“底薪3000元到4000元,实习期2400元,入职购买社保之后,实际到手工资1900元”的结果。

用“画大饼”式的虚假薪酬吸引求职者,如此玩“套路”的用人单位,不仅浪费了求职者的时间,更毁掉了自己的信誉。

求职者在应聘前,往往对未来的工资水平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一旦用人单位“言而无信”,求职者势必会感到失望和不满。这种情况下,求职者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个职位是否可以接受,待遇是否能够满足今后的生活需求。

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用人单位的不诚信招聘行为看似“无伤大雅”,实际上很容易遭到“反噬”。被“套路”戏耍的求职者,内心积聚的不满情绪一旦成为“不可承受之重”,就有可能将企业这种失信行为公之于众,或许对企业未来发展造成“毁灭性”打击。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用人单位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在人们内心建立起来的,孰对孰错、谁是谁非,群众的眼睛自然是雪亮的。如果企业确实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提供更高的薪资,应该在招聘信息中明确说明,以便求职者谨慎做出决定。

求职者也应树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在面试过程中,求职者应充分了解所应聘职位的详细情况,包括工资水平、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监管部门也应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纳入监管范围,对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薪资与实际薪资是否一致进行核查,维护人才市场与就业市场良好的秩序。

就业,本应是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双向奔赴”,只有双方坦诚沟通、互相信赖,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招聘时,用人单位不妨多一点真诚,不要玩“套路”、玩“文字游戏”,应对内心充满期盼的求职者多一分尊重。

2023-10-31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40756.html 1 “套路”招聘毁的是企业信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