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饭
○ 张万成
我虽然没有啃树皮、嚼草根的经历,童年的生活却也比较艰苦,也曾有过一段“瓜菜代”的岁月。“瓜菜代”是指在粮食紧张、口粮不足的情况下,人们为了生存,以瓜菜代替粮食填饱肚子。
以前,每年春天,母亲都会在房前屋后挖几个坑,在坑里填满猪牛羊粪,点种几棵南瓜。我整天盼着南瓜秧长大,等开了花结了瓜,母亲会先摘个嫩嫩的南瓜炒菜解馋。
到了秋天,拨开南瓜叶,一个个南瓜圆滚滚的,像大头娃娃露出了鼓鼓的肚皮。母亲把它们摘下来,挨个儿摆在墙角,丰收的喜悦溢满了农家小院。
每到中秋节,母亲便会起个大早,挑一个圆滚滚的南瓜,剖开、挖瓤、去籽,再切成小块煮,煮烂后倒上玉米面,不一会儿便能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
吃完南瓜粥后,母亲把南瓜籽儿收起来,淘洗干净后晒干,剔除干瘪的籽儿。母亲会挑一个空闲的日子,用盐将籽儿炒熟,我们便可以吃上香脆的南瓜籽儿了。
小时候,我最喜欢吃的是母亲煮的南瓜汤。记得有一次,母亲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些白面,往白面里兑水后,揉成长条,然后切成饼干大小,再放进南瓜汤中煮开,加上盐,这是我记忆中最可口的大餐。
在那段艰苦岁月里,我吃过蒲公英、灰灰菜、苦苦菜,无论什么野菜,母亲都做得有滋有味。
上学时,每天放学回家,我一进家门,就听到母亲炒菜的声音,随之而来的,是清甜的瓜瓤香味。接着,母亲将南瓜和米饭一起煮,过不了多久,米香悠悠,南瓜饭就熟了。此时,我们便蜂拥而上,抢着盛饭。
我一直觉得母亲是烹饪高手。我们常戏称,这南瓜饭是母亲压箱底的法宝。孩子们挑食,或者觉得菜太乏味,母亲就会煮点南瓜饭。吃着香甜的南瓜饭,我们往往都顾不上夹菜,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
后来,我参加工作,离家远了,很少有机会再尝到母亲做的南瓜饭。有一次,我想吃南瓜饭了,便去市场买了一个南瓜,打电话求助母亲,母亲一步步教我怎么做,但我做的南瓜饭并不好吃。
每次回家,母亲都会为我做南瓜饭,我一碗接着一碗,怎么也吃不腻。母亲坐在一旁,笑盈盈地看着我。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丰衣足食,吃喝不愁。现在吃南瓜饭,和之前是不一样的,过去是为了活命,现在则是图新鲜。
日子虽然好了,但我们千万不能忘记以前的苦难日子,要节约粮食,珍惜粮食,更要时刻铭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