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操作德国铣床往事

作者在操作铣床

□ 阴元昆

在我的影集里,有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我正在聚精会神地操作着一台铣床。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就会想起四十多年前在工厂当铣床操作工时的件件往事。

1975年底,我从农村回城后,到聊城钟表厂工具车间当了一名操作工,操作的是一台铣床。这可不是一台普通的铣床,它是从德国进口的精密铣床,据说花了20万元,在当时,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那洁净光滑的机身,高精度的加工性能,运转起来轻柔的“嗡嗡”声,令人心旷神怡。那一年,我才18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决心以实际行动做好本职工作。

我们厂生产的是“泰山牌”手表。手表里有很多零部件,而我的这道生产工序,主要是为手表里的过轮、中心轮、秒轮和擒纵轮加工模具、模托,做好手表生产的基础工作。

过轮、中心轮、秒轮,这三大轮模具的形状很好辨认,过轮有六根筋,中心轮有五根筋,秒轮有四根筋。而擒纵轮是个小轮,也有四根筋。由于手表是精密仪表,所以对这四种齿轮模具的加工有严格的技术要求,不光每根筋公差都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且要在投影仪上测量其形状,必须完全符合要求,才能验收合格入库。

加工这几种齿轮模具,由于它们的筋数不同,所以要在分度盘上分出不同的角度,用不同形状的铣刀来完成加工。我利用勾股定理,分别计算出不同形状模具的加工进刀量,减少了盲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我还负责加工各种型号的模托。加工模托时,我把立铣头装进铣床上方的圆洞里,这台卧式铣床立刻变成了一台立式铣床;装上镗刀,就成了精密镗床。我按照坐标尺寸要求,精确地镗出模托上的两个孔。

我的工序完成后,下一道工序就是模具班把这些齿轮模具及其他零部件和模托组合在一起,经过进一步加工测试,制作出一套完整的模具。然后,将过轮、中心轮、秒轮模具转到传动车间,将擒纵轮模具转到擒纵车间,把模具安装在冲床上,冲压出各种零部件毛坯,再在滚齿机上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齿轮。最后,这些齿轮汇集到装配车间,和其他零部件一起装到表壳里,组装成一块精致漂亮的“泰山牌”手表。

在那些“大干快上”的日子里,这台德国铣床成为我最亲密的伙伴,我对它也是倍加爱护。每天上班以后,我就拿起油枪,为铣床的每个油孔加上油;每天下班之前,我都会用棉纱把机身擦拭得干干净净;每次在工作台上装卸零部件时,我都轻拿轻放,始终让铣床保持最佳状态。

我在这台德国铣床上工作了六年多,把自己火热的青春献给了“泰山牌”手表生产事业。在1982年6月6日厂里出版的《新风小报》上,我发表了一首诗歌《为打好升级仗》,真实记录下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为什么春风拂面,

为什么红花灿烂,

问问老师傅,

问问新学员。

师傅笑而不语,

刀尖下喷出银丝卷卷,

摇身处抖落豆大汗珠,

拼足劲甩膀子大干。

小学员抢上前,

倒出银铃串串:

为“泰山牌”名扬四海,

俺师傅正攻质量关。

这里春风拂面,

这里红花灿烂,

师徒俩开足马力,

新产品金光闪闪。

由于时代变迁,聊城钟表厂已经成为历史,“泰山牌”手表也已被更先进的计时工具所代替,那台立下汗马功劳的德国铣床也已光荣退役。然而,当年那种催人奋进的“泰山精神”——“开拓创新,严细认真,自强自立,为国利民”,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图片由作者提供)

2024-03-11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46818.html 1 操作德国铣床往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