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清明节乡村记忆

□ 张福禄

“嘟——嘟——”推开办公室的窗子,一阵熟悉的柳哨声传来。

哦,清明节到了!

在阳谷,清明节前柳树长出嫩芽的时候,人们喜欢折下一根柳枝制作柳哨,不论是田间地头还是街上,时时都会响起响亮的“嘟嘟”声。每到清明节,阳谷城乡有吹柳哨、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民间传说柳枝具有避邪的功用。

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一早折根柳枝,插在门框两边、窗上、梁上等地方,称“插柳”或“打柳”。有的老人还用柳条抽打墙壁、灶间、床下、墙旮旯等地方,一边抽打一边念叨:“一年一个清明节,柳枝单打青帮蝎,白天不准门前过,夜里不准把人蛰。”认为插柳能顺阳气、迎吉祥、避邪祟,又有勉励人们珍惜光阴之意。

老人们讲,只有太阳还没有出来时插柳才有避邪纳福的作用。于是,儿时的我便和伙伴们在清明节这天,早早起床来到街上的柳树旁,脱掉鞋子爬到树上,折下一把柳枝,然后乐颠颠地跑回家,分别插在大门上、屋门上和屋内的门框上。胡同里,每家大门上都有柳枝在春风中颤颤悠悠,成为一道风景。伙伴们一般都会多折一些柳枝,除了在家里插柳外,还会拿剩下的柳条编成柳帽戴在头上,在街上蹦蹦跳跳一起玩耍,享受着春天的快乐。

清明不但是插柳避邪纳福和春游的时节,也是拜祭先人的日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就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氛围。

阳谷有清明上坟之俗。清明节到来的前一天,人们在街上购置纸钱等祭品。清明节这天,晚辈带着供品、纸钱、香等到自己的祖坟前焚纸燃香,叩拜祭奠,最后给坟墓上添土,以示对祖先的悼念。坟前祭拜是有讲究的,比如要把买来的纸钱用剪子剪出菱形的小洞,人们说这是阴间钱币的记号,否则先人无法使用。烧纸前还要在坟前的地上画上一个圆圈,就成了自家先人的“院子”,这样别人就无法来这里抢钱了。在坟前磕头时必须磕四个头,然后把供品投到烧纸的火里边,这就意味着先人们吃了供品。

1997年,我的奶奶在95岁那年仙逝,之后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陪着父母回到老家祖坟前祭拜,还带上奶奶生前爱吃的食品,如柿饼、糖糕、水果等。我跪在坟前,焚烧纸钱,并将食品放在燃烧着的纸钱里。父母在坟前告诉奶奶,现在生活好了,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她可以安心了。看着坟前焚烧纸钱的缕缕青烟,奶奶的音容笑貌再次浮现在眼前,我的泪水簌簌而下,把怀念之情洒在春风之中。

如今,又到清明,人们又开始准备插柳和祭祀用品。我想,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清明,不论是插柳,还是祭奠故去的亲人,都是一种情结、一种文化。人们在憧憬未来、迈向新生活的时候,没有让心中的那份珍爱失落。

2024-04-03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48217.html 1 清明节乡村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