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的地方,才有幸福
——读《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有感
○ 安格
我很喜欢《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这部小说。故事中的男孩布鲁诺和什穆埃尔的友谊,让人唏嘘。
布鲁诺单纯、质朴、善良,满脑子是对世界最天真的认知,渴望友谊和探险。他和妈妈、姐姐一起,跟随升职的爸爸从柏林搬家到乡下。在陌生环境里,他很快就厌烦了新家仅有的荡秋千游戏,决定外出探险。
他在探险的途中偶然结识了铁丝网“农庄”里面的犹太男孩什穆埃尔,并与他成为要好的朋友。他们一个在铁丝网外面、一个在铁丝网里面,一起打球、下棋、聊天等,丝毫没有种族歧视的表现。享有特权、生活优渥的布鲁诺,尽管偶尔给什穆埃尔带去些面包、火腿之类的食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什穆埃尔的境遇。
对于孩子来说,友谊胜过一切。什穆埃尔到布鲁诺家里做佣人的时候,科特勒中尉咄咄逼人地质问擦杯子的什穆埃尔是不是偷吃了食物,什穆埃尔因为布鲁诺的谎言挨了打,布鲁诺为此内疚了很久,最终鼓起勇气诚挚地向什穆埃尔道歉。
悲剧总是来自偶然。有一天,什穆埃尔说找不到自己的爸爸了,布鲁诺答应一起去寻找。他们在农场寻人未果,却阴差阳错地被驱赶着走进了毒气室。懵懂的他们甚至还幼稚地认为是“大家在一起洗澡”。其间,布鲁诺和什穆埃尔握手,布鲁诺对什穆埃尔说:“你是我这一生最好的朋友。”
布鲁诺身上的单纯类似于一张素洁的白纸,强烈而鲜明地反衬着小说中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包括爸爸在内的纳粹军官的虚伪、冷酷、残暴……
纳粹军官用自己指挥建设的毒气室害死了自己的亲儿子布鲁诺。布鲁诺的妈妈撕心裂肺的哭声,再也唤不回天真可爱的儿子,却让万千读者了解了纳粹集中营里惨绝人寰的种族奴役和大屠杀。
。孩子们圣洁、纯净。友谊和花儿,都寄寓着孩子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愿世界没有战火,愿所有的孩子幸福。
有孩子的地方,才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