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自治,让自家人办好自家事
□ 张颖
公共绿地成了私人菜地,楼道成为私人仓库,“僵尸车”、电动车随意停放……老旧小区往往存在着这类不文明通病,这些小区也成了城市治理的“老大难”。
然而,笔者近日在高唐县弘盛华庭小区走访时了解到,这个建成于2008年的小区,如今道路平坦,管理规范,秩序井然。3年前,这个曾经的脏乱差小区,在社区协调支持下,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带领居民自筹资金进行了21项改造,通过更换物业、增设车位、加装监控、修缮路灯、清理池塘等措施,让这个曾经矛盾频发的老旧小区蜕变为和谐美丽的花园式小区,“热心肠”的业委会成员成了小区居民的主心骨,弘盛华庭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小区。
影响群众居住环境的“顽疾”得到根治,改变的不只是环境,还有心境。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区居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从“你建我也建,要乱一起乱”的摆烂心态,到自发行动起来维护小区环境卫生,文明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弘盛华庭小区的蝶变,为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提供了范本——成立业委会,实现小区自治,让自家人办好自家事。利用“熟人效应”,选举产生由老党员、老职工组成的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全程参与小区综合治理,邀请居民代表共议小区大事小情,协商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关键小事”,协助社区破解治理难题,打通老旧小区治理“梗阻点”,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生活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自治的主力是业委会成员,他们能胜任免费维修电器、矛盾调解等工作,而一旦遇到下水道疏通、绿化维护等专业问题,往往力不从心,还需社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动共建,破解老旧小区治理更多难题。
小区治理直接关系居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居民的幸福指数。居民自治是老旧小区进行自我管理的方式之一,在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时,还应注重做好各个环节的配套,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让居民真正得到实惠,切实提升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