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落沉浮,皆为历练
——读麦家的《人生海海》
○ 任蓉华
“人生海海”的说法源自闽南方言,因一部电影、一首歌曲而广为人知的“酒干倘卖无”也是如此,它们都流传于闽南民间。不过,与后者催泪无数的感人情绪不同,“人生海海”表现得更为包容,它比拟人生就像大海一样,起落浮沉,生命中的千百般滋味尽在其中展现。读过麦家的长篇小说《人生海海》,便会邂逅一个“心有雷霆,面若静湖”的麦家,这是我读完该书最直观的感受。
《人生海海》围绕着一个身上带着很多谜团的上校展开,以村落为演出舞台,讲述了众多村民与上校的人生纠葛,描绘了上校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麦家把小说的背景放到了故乡浙江富阳,他用粗犷的线条还原了童年所处的环境,勾勒出儿时与父辈相处的点滴。麦家认为,他的写作是怎么也逃离不了童年和故乡的,“这一辈子总要写一部跟故乡有关的书,既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纪念,也是和故乡的一次和解”。
相对于麦家早年的谍战小说,《人生海海》的故事走向更明确,但这并不是说情节不够曲折和离奇。书中的上校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是全村最古怪的人,当过国民党上校,是革命群众的斗争对象。但大家一边斗争他,一边又巴结讨好他,家里出什么事都去找他拿主意。他向来不出工,不干农活,天天在家里看报纸、嗑瓜子,日子却过得比谁都舒坦,还像养孩子一样养着一对猫,宝贝得不得了。
在闭塞乡村,乡野俚语像是一根布满铁齿的鞭子,狠狠抽向上校以及他身上的谜团。在日复一日的鞭挞下,谜团终被打散,化为一个个坚硬如钻的碴子,倔强地固守着生命谜语。
书中,麦家通过对上校传奇身世的描摹以及对“我”父亲与上校的紧密关系、爷爷对上校又爱又恨态度的描绘,塑造出一个令人叹息的密闭空间,而随着空间的不断膨胀,最为隐蔽的人性如“剥洋葱”般被层层扒开。上校的人生充满坎坷,似乎任何一段境遇都不够平坦,但他却拥有超常的胆识和智慧,一桩一桩地应对下来,一直活到白发苍苍。上校的一生贯穿了大半部中国现代史,麦家从容不迫地勾画出他无常命运的轨迹。这不是一个人的传记,而是更多人的心底呼声。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麦家借小说人物之口,喊出了一句最直白的人生感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上校的秘密”,我们费尽心思去隐藏,甚至不惜为此而做出让步乃至牺牲。上校并不遥远,也许他就是我们自己。
潮起潮落,沉浮激荡,都是人生的历练,我们每个人都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