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城湖·文韵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我的姥姥

○袁宝霞

时光荏苒,姥姥离开我30多年了,但姥姥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

姥姥个子不高,头发花白,经常在脑后梳一个发髻,脸上沟沟壑壑写满了岁月的痕迹,一双眼睛虽然不大,但很慈祥。一双裹着的小脚伴着姥姥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

小时候,我常去姥姥家,有时在姥姥家住上三五天。姥姥所在的村子种了很多芦苇,所以这个村叫苇子园。姥姥家在村东头,门口有个石碾,走进高高的大门洞,里边有两处院子,分别是大舅和二舅住的地方。姥姥住在靠近大门洞的院子里。大门洞对面有个大园子,里边种了很多树,其中有棵粗壮的梨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每年秋天,我都能吃到又大又甜的鸭梨。这个园子曾是我童年的乐园。

姥姥年轻时,姥爷曾在大连工作,姥姥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后来,他们回到山东老家,姥爷中年病逝,我的两个舅舅在外地工作,姥姥一个人勉强度日。姥姥上了年纪后,不愿跟舅舅去外地生活,于是,母亲就把她接到我家住。

姥姥是个闲不住的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父母白天要去干活挣工分,姥姥除了料理家务外,有空就帮母亲纺线织布。纺车不停地转,嗡嗡的纺线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甜美的梦乡。看着一根根棉絮在姥姥的手中变成棉线,我很好奇,吵着要学。姥姥说:“小孩子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有出息。”不识字的姥姥讲不出大道理,但她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淘气的我非要学纺线,姥姥没办法,只好教我。我也像姥姥那样盘腿坐在纺车前,手却不听使唤,姥姥看我笨手笨脚的样子,笑着说:“不让你学还不听,快下来,写作业去吧。”我只好作罢。

母亲手头宽裕了就给姥姥买好吃的,但姥姥舍不得吃,总会偷偷拿给我吃。夏天酷暑难耐,姥姥手里总离不开蒲扇。吃过晚饭,姥姥常常陪我乘凉,我们坐在凉席上,姥姥边扇扇子给我驱蚊,边给我讲故事,我也会在阵阵凉风中进入甜美的梦乡。

我上学时要上早晚自习,那个年代,家里没有闹钟,姥姥就是我的“闹钟”,每天早晨,姥姥都把我从梦中叫醒。冬天寒气袭人,每当晚自习放学回家后,姥姥早已给我暖好了被窝。

初三那年,有一次,由于月考成绩不理想,我产生了辍学的想法。姥姥看我愁眉不展,跟我讲了她和舅舅的经历。她年轻时去过大连、北京、开封,因为不识字吃了不少苦头,两个舅舅也都靠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好日子。她希望我好好学习,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她的开导下,我发奋学习,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学校。在外求学期间,每次放假回家,我都会拿出部分生活费给姥姥买吃的,姥姥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姥姥虽然没文化,但她性格豁达,什么事都看得开。我的父母如果因为琐事闹矛盾,她从不偏袒母亲,而是从中调和,鼓励父母积极面对生活。姥姥常说“家和万事兴”“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姥姥在我们家住了20多年,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姥姥在93岁那年永远离开了我们。这时,我已经有能力好好孝敬姥姥了,可她却不在了,留给我的是深深的遗憾。

姥姥家附近的那片芦苇、美丽的大园子、粗壮的大梨树,还有姥姥和我在一起的温馨画面,成为我最温暖的回忆。

2024-07-15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54211.html 1 我的姥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