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记录
标题导航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农家土炕

□ 郑天华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统计,说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其意在于说明人的睡卧时间之长和寝具的重要性。多少年来,我们鲁西地区农家是睡土炕的。传统的炕是用土坯砌成的床铺,是农家卧室最重要的寝具。

炕用土坯垒成。制坯有打坯和脱坯两种方式,且均有专用的木制模具。打坯之前要先洇土,使土“手攥成团,落地即散”,潮而不湿,散而不干。模具可拆卸组装,装上挡板,形成坯状的木格。填进湿土,用杵头打实,再拆去挡板立起土坯,上架晒干。家乡“早晚二十四个坯”的俗话即来自打坯的习俗:打坯时总是一大早上工,先夯实坯底,使之光滑而平整,以便于将打好的坯立起时不与底面粘连。有的将方形的捶布石铺在底下,效果更好。还要平整好架坯摞的底面。再打几个坯试工,看土的干湿程度是否合适,坯底是否好用,坯架底是否平整,一切准备就绪,才回家吃早饭。因为农家的土炕炕面通常是二十四个坯的面积,所以试工时形成了不管早晚打二十四个坯即回家吃早饭的习惯。后来“早晚二十四个坯”延伸到各个方面,凡责任具体、任务一定或无论如何要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的时候,都用这一俗语。

脱坯是用泥,有的泥里还掺有麦秸或麦糠。模具是固定成型的。将泥填进模具,用泥板抹平,再将模具提起,坯就脱成了,待半干时立起。用泥脱成的坯要比用土打成的坯结实,但脱坯的速度却比打坯慢得多。

盘炕是一门技术,因为土炕又称“火炕”,技术在于垒成的炕点火即热,否则就达不到睡热炕头的目的。盘炕时用立坯垒成桥墩似的胡同形炕洞,且各洞相通,迂回盘旋,如同迷宫,以此支撑着炕面。炕面用土坯平放于下面的立坯上,然后用土加麦穰和成泥灌缝抹平。

正房的炕一般垒在东间靠东山墙,东西厢房的炕一般垒在南面靠南山墙,炕头顶墙,长度与墙山相同,俗称“可山炕”。有的稍短一点,留有一可放柜橱的空间,称为“半炕”。有的不仅两头靠山顶墙,还沿一侧里拐,炕形如木匠的拐尺,俗称“拐炕”“拐子炕”。“拐炕”的长度不能超过房梁,因为民间有“梁不压顶”的说法。

火炕的炕头通常都与做饭的锅灶相通,灶底的烟尘和余热通过“锅嗓子眼”进入炕洞,盘旋迂回绕至炕尾墙角的烟囱里冒出。炕尾俗称“炕下头”,因烟火的走向是从炕头到炕下头,所以总是炕头要稍热一些。乡间对那种不懂事理、好坏不分的人,常以“不知道哪头炕热”相讥讽。农村人家睡觉习惯两头睡打通腿,这样既少占地方,节省被褥,冬天又相互挤着暖和。炕头一般是让给长辈和哺乳期的母子的。人少朝一头睡的,竖排头都朝炕头;横排头都朝外,人称“横搭头”。人多睡不开的,稍大的孩子则睡拐子炕。

平时利用灶间做饭烧火的余热烧热炕头,有的还在锅头与炕头相接的“锅脖子”上支一小锅,俗称“二锅子”。用其温水,洗手、刷碗、饮牲口,还可以为室内加湿,防止空气干燥。盘炕的时候,在炕墙中间留有一叫“炕当门”的小洞口,这是冬天用来烧炕的。烧炕的时候,村民用碎草柴末填满炕洞,点燃后立即堵住炕当门,只让火洇着往里烧,不让它起火苗,这样才能保证一整夜炕是热的。而如果火苗大,不仅高温会烙煳炕席,人睡在上边也受不了,下半夜柴火烧完,炕又可能凉了。

睡过几年的土炕,烟熏火燎的炕洞就会被熏得漆黑,挂满了黑得发亮的琉璃渣和烟灰。拆掉旧炕,将烟火熏过的土坯砸碎,便是极好的有机肥料,人们将其和拆炕清除出来的草木灰土合称为“炕土”。雨季用炕土追肥,既能抗涝,又有一股拱劲,可起到“一炮轰”的作用。村里每年春天都会组织劳力打坯,于麦前集中换炕,以图多攒些肥料,为秋天作物追肥。

刚打好的新炕叫“光炕”,为了睡卧更舒适,人们就在炕上铺草、铺席。最常用的草是“干草”,就是去根的谷草,也有铺麦莛做成的草席的。新铺的炕草软而富有弹性,还有隔潮保暖的作用,草的上面再铺炕席,那是农家的“席梦思”。炕席用芦苇、秫秸、草秆、竹子等细篾编成,常用的是苇席和秫秸席。把芦苇或秫秸纵向劈成几半,刮去里面的内穰,就成为编席用的“细细篾”,巧手的篾匠还能编出带有回纹、万字纹或类似十字绣的各种图案,实用而美观。夏天,人们习惯直接将席铺在光炕上,并将棉布单铺在身下以便离汗,冬季才席下铺草,席上铺被褥。

农家自有农家的生活情趣,人们总是将土炕装扮得美观而得体。除了蜡染青花和各种颜色图案的被褥外,还配以富有农家气息的炕围子。炕围子通常分为绣花布围和剪花纸围两类样式。布围多以青蓝色布为底,上缀色彩斑斓的绣花,沿炕挂在墙上。剪花纸围总是以洁白的纸为底,贴上以红纸为主的纸花,对比强烈,色彩鲜明,生动而欢快。至于炕围子花的图案,则全凭主人的兴趣爱好。爱花草的,就会有春兰、夏荷、秋菊、冬梅,还会有大富大贵的牡丹;爱鸟虫的,就会有画眉、喜鹊、鸳鸯、孔雀,还会有雍容华贵的凤凰;爱看戏的,就会有戏剧人物、故事、场景,甚至像连环画儿,一幅接一幅……不管什么内容,人们都会细致安排,协调布局,让人一搭眼就看出图案的构思和寓意,尽显主人的巧手慧心。

现在的农村,睡床的日渐增多,且规格与样式和城里相比并不逊色,但土炕仍随处可见。特别是老年人,总是愿意睡热乎乎的炕头。有的人还专门请来把式,用砖垒成“东北”式的火炕,炕面贴上麻布,刷上油漆。原来在生产队里一天能打四百个坯的把式已年过古稀,年轻人把他的当年勇当作笑谈。我倒专门提醒过这位老把式:把你的坯模子和打坯的杵头留好,县里正在建博物馆,到时,那将是一组受器重的展品。

2024-07-18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54448.html 1 农家土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