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的“小耳朵”
○徐龙宽
七月的天,似一个喜怒无常的孩童,刚刚还是大雨倾盆,转瞬又烈日高照。在这高温与高湿相互交织的季节里,无数小生灵悄然诞生。
我家院子的角落里,堆放着前些年伐掉的果树枝叉,凌乱不堪,它们默默承受着风吹日晒雨淋。这堆木头所处之地,半阴半阳,周围杂草肆意生长,偶尔有小虫穿梭其间,宛如一处小小的生态乐园。
在一个雨天,我不经意地在角落里探寻,收获了别样的惊喜。
那天,我不经意间扫过那堆废弃的木头,竟发现一朵朵褐色的东西,如同打开的折扇,全是褶皱。我急切地拉着父亲:“你看你看,木头上长满了小耳朵。”父亲看到后笑了起来,告诉我:“这是木耳,木头上生长的菌类,可以吃。”
我仔细打量,越看越觉得奇妙。它们的外形很像人的耳朵,内里光滑细腻,外表布满白色的绒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木耳尚未长大,小巧玲珑的模样惹人怜爱,我不舍得摘下它们,于是决定留着它们,任其生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都会去看这些木耳,看着它们一点点变大,心中充满了期待。
数日后,木耳渐渐长大,比人的耳朵大出一倍有余。我轻轻摘下,将它们放进篮子里。天晴时,我把木耳置于日头下暴晒成干,然后满心欢喜地收起来。
过年时,我把木耳泡在温水里,不一会儿,它吸足水分,恢复如初。木耳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它可以与肉同炒,在热油的作用下,木耳的鲜香与肉的醇厚完美融合,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将木耳焯水后加入盐、醋、香油,再添上几根香菜,就成了一道清爽可口的美味小菜。除此之外,用木耳做饺子馅、煲汤,同样是佳肴,每一种做法都能让人感受到它独特的滋味。
我们家从未买过木耳,每逢暑期,那些木头吸饱雨水后便孕育出木耳。朽木绽放出的一朵朵褐色“小花”不仅丰富了我家的餐桌,也满足了我们的味蕾。
这些木耳,不仅仅是一道道可口的菜肴,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它们在角落里默默生长,不张扬,不炫耀,却在不经意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惊喜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