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记录
标题导航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黑白电视

□ 范兆金

我的老家在茌平区洪官屯镇范辛村。20世纪70年代末,村里架起了电线杆,家家户户通了电,安装了电灯,乡亲们晚饭后的生活愈加丰富。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亲们的种地积极性空前高涨。囤里存有余粮,手里有了闲钱,买电视提上了日程。

那时,根据上级部门供应计划,分配给我们村几张购买电视机的票。这几张票如何分配?是给这家还是给那家?这点事难不住村主任——抓阄,谁抓到谁买。几家欢喜几家忧,有的村民如愿以偿抓到写有“买”字的阄。村里那几户购买欲望最强的却落了空,眼巴巴地望着被幸运撞了个满怀的男户主。男户主腼腆,半天嘟囔出一句“和家里那位商量商量再做打算”。“买那个干吗?当吃还是当穿?”没想到,不善言辞的男人被自家女人数落得满脸通红,不情愿地把那张在手里还没有捂热的阄转给提前打了招呼的邻居。

12英寸(1英寸约合2.54厘米)的“熊猫”牌黑白电视机从镇上的供销社驮回家,左邻右舍都来一饱眼福,特别是孩子,更是兴奋不已。“真是神奇,这么大个匣匣,能出人、出好几个人、甚至一群人,能说能笑能走能跳,而且还带声音。”看着电视,人们议论纷纷。在那个年代,电视绝对是奢侈品,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花费490元,全家人一年的花销都用不了这么多。电视机搁在谁家里,谁都摆放在最显眼位置。每台电视机村里补助98元,并赠送一根天线杆。

晚饭后,看电视成了人们的头等大事。屋里空间狭小,挤不进几个人,主人就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来看,人们常常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我们村是买电视机较早的村庄。一到晚上,邻村村民跑来看电视也是常有的事。一双双眼睛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某个情节,连贯不上。那时,《大侠霍元甲》《陈真》正热映,一晚上两集,吊足了乡亲们的胃口。白天,乡亲们见面聊完庄稼的事,就会谈论前一晚电视剧的剧情,并大胆猜测故事的进展。猝不及防的停电,往往使跌宕起伏的剧情更加扑朔迷离。等到来电,精彩武打部分已经翻篇,不知道谁胜谁负,只能脑补。

热播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夺冠”单元,讲述了中国女排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冠的故事。电影中有这样的镜头,上海一弄堂里邻居们聚在一起观看电视转播,房顶的天线时不时需要有人手动寻找信号。现实中,天线需要手动寻找信号千真万确。每每电视出现杂音、画面不清晰,甚至满屏雪花,就要人为转动天线杆,找寻接收电视画面最清晰的位置,并固定好。

那时候,电视台不多。聊城电视台播放《射雕英雄传》,一天八集,让人过足瘾。《西游记》《济公》等电视连续剧相继播出,丰富了乡亲们的精神生活;《动物世界》《农广天地》,开阔了乡亲们的视野;综艺节目,特别是每年除夕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众星云集,让乡亲们在家里就能享受到文化盛宴。

看多了黑白电视,人们就想,如果是彩色屏幕有多好。有户人家买来彩色纸,彩纸是一道红色一道绿色一道蓝色,贴在黑白电视机屏幕上。但是,这样的“彩色”电视画面,人物头发是蓝色的、脸是绿色的、手是红色的,看起来特别别扭,还不如黑白颜色自然顺眼。那时,集市上还有卖电视彩膜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看“彩色电视”的愿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如今,黑白电视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印痕,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2024-07-25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54850.html 1 黑白电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