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如何让孩子身高“蹿一蹿”?
营养运动睡眠 一个也不能少
本报记者 鞠圣娇
“大夫,为什么孩子去年都没怎么长呀?”春天,关注儿童身高的家长越来越多,聊城市中心医院儿保科主任张燕的门诊上,最近就接待了不少带孩子来咨询的家长。有的家长发现孩子身高去年一年增幅不理想,有的家长担心孩子长不到理想身高,还有的是孩子发现自己跟小伙伴出现身高差距而主动要求就诊。
孩子还能不能长,测测骨龄就知道
“现在,家长对孩子身高问题更重视了,有的会主动要求测孩子骨龄。”2月25日,张燕说,骨龄是唯一能够相对准确地评价孩子属于早长或晚长发育类型的检测方法。根据儿童骨龄和年龄的比较,可以分析儿童的生长状况,看看还能否长到由遗传公式计算出的靶身高。如果孩子跟同龄人身高相差太多,医师会先判断是否为相关激素分泌不足,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做生长激素激发实验,来决定是否为孩子应用生长激素。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是长得晚,没有及时干预,以致孩子达不到理想身高。还有的孩子一直都在长高,但进入青春期后,身高增长速度放缓,最终身高不太理想。”张燕表示,通过骨龄评价还可以了解孩子能再增长多少。了解了孩子的骨龄,就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一般来说,骨龄提前的孩子,需要适当控制饮食,避免营养过剩,以免使骨龄继续提前,生长期缩短;如果骨龄落后,可能存在营养不足,需要合理补充营养。
张燕建议,平时家长应测量孩子身高、体重,还要与首都儿研所发布的身高体重曲线表进行对照。如果孩子身高低于3%曲线,应到医院就诊。如果每个月给孩子测量体重时,都发现体重有明显增长,说明体重增长太快,要警惕超重的可能;每3个月测量一次身高,如果每次都没有增长,要警惕生长迟缓的危险。
抓住黄金期,身高“蹿一蹿”
有调查发现,春季3—5月,孩子身高增长最快,甚至是秋天的2倍左右。如何抓住春季这个生长黄金期,让孩子身高“蹿一蹿”呢?张燕从运动、饮食、睡眠三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孩子的骨骼发育。孩子可以选择轻巧的弹跳伸展运动,例如跳绳、游泳、摸高跳和各种球类运动。一般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户外运动还可以增强食欲,增加各组织器官氧气供应量,提高肺活量、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想要孩子长高,一定要保证蛋白质、钙、锌、维生素A和D等营养素的摄入。”张燕说,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吃得多就是吃得好,忽视了孩子维生素A和D的摄入,影响了钙吸收,也不利于孩子长高。平时,可以让孩子多吃奶制品、肉类、鱼虾含钙量丰富的食物,还可以根据膳食情况和骨密度检查结果补充钙剂。
睡眠不足会引发孩子发育不良、身材矮小。孩子睡着后,晚上10时至凌晨2时,能促进骨骼、肌肉等生长的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而且早睡觉还能让骨骼得到充分地休息。张燕建议,家长不要因为对孩子学业上的期待,就忽视了孩子的睡眠问题,睡前应避免刺激性活动,避免大脑皮层进入兴奋状态,影响深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