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
——读长篇纪实散文《娘》
○ 雷长江
在描写母亲的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母亲的形象有的伟大,有的平凡。前些天,当我一口气读完被读者誉为“天下儿女不得不读的书”、长篇纪实散文《娘》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娘》是作家彭学明经过11年的痛定思痛写下的,他从父亲抛弃母亲和自己开始写起,真切描述了湘西大山深处一位母亲遭受的屈辱和苦难,记录了母亲牺牲所有的名誉,含辛茹苦抚养孩子、保护孩子、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经历。同时,作者展示了叛逆的他是如何一次次误解母亲、伤害母亲、让母亲身心承受痛苦的种种遗恨。
在洋洋洒洒15万字的叙述中,母亲吴二妹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的笔锋直指自己的心脏,他像拿起一把刀,血淋淋地往深里剜,似乎挖开了自己的心,让读者看到他的执拗、他的暴躁、他对母亲的怨恨、他几十年来与母亲的争斗、几十年来他对母亲的不解与伤害,还有最后他的大悲大痛、无限的伤感和无尽的悔恨。
我惊叹于作者内心的强大,他敢于把自己灵魂深处的罪与恶、丑与怨、悔与愧赤裸裸地亮出来。他从良心、灵魂和人性深处,对自己进行刀刀见血的“解剖”,进行完全彻底的反省,比卢梭的《忏悔录》更真实坦荡、震撼人心,从而引起很多人的强烈共鸣、深刻反思——作为儿女的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善待、珍惜、孝顺我们的父母。
在我们身边,有不少人尚不知悔、知错,即使知悔知错也不愿意向父母承认,甚至把这种悔和错带到坟墓,遗憾终生。作者无疑是勇敢的,是真正战胜心魔的勇士,他替很多人说出了那些说不出来甚至不敢说出来的话。
在读《娘》这本书之前,一位朋友曾向我倾诉他与父母的种种恩怨。此时,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他,希望他能像彭学明一样剖开内心,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在无意中伤害了父母,他与父母的恩怨或许能化解。
漫漫人生,我们陪伴父母的时日屈指可数。世事难料,我们无法得知这次与父母见面后,是否还有下一次相见的机会。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吧,不要让遗憾永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