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记录
标题导航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看电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者在自家电视机旁留影

□ 阴元昆

在我的影集里,有一张很有意思的老照片。照片上,我戴着儿子的帽子,身旁是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当看到这张老照片,我就会想起几十年前看电视的往事。

据资料记载,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诞生于1925年,是由英国人制造的。我国的第一台电视机,1958年面世。在那个年代,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普通百姓家里是不可能拥有电视机的,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听收音机。20世纪60年代,我小的时候,家里还没有收音机,而邻居家有,我只好在家中墙上画了一个收音机,把耳朵贴到墙上去听邻居家收音机播放的故事。70年代初,父亲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我可以从收音机里收听电影了,心里感觉很满足。

我第一次看电视,是在1971年。那时,父亲在聊城地委机关工作。地委机关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机关给每名工作人员发票看电视。于是,父亲就把两张票给了我,让我带着弟弟去看。

那天傍晚,我领着弟弟,来到地委办公楼东北角的后门。此时,门前已经围了很多人,两名工作人员坐在椅子上把着门。当我把两张票递给一位把门人时,他接过票又扭过头去维持秩序。当他回过头来时,又跟我要票。我说:“我已经把两张票都给你了。”他一口咬定:“没给。”就是不让我俩进去。我和弟弟傻傻地站在门口,直到有人悄悄地对把门人说:“这是本单位人员的孩子。”他才放我俩进去。

我们进了大楼,顺着走廊往西走。在前门大厅东边路南的一间屋子里,前边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台电视机,屏幕上闪烁着一个奇怪的圆形黑白图案。屋里黑压压地坐满了人,大家都睁大眼睛往前看。我和弟弟只好站在众人后边。

电视机开始播放了。屏幕上出现了主持人,播出了新闻节目;之后,又播放了其他节目和样板戏。我感到很神奇,心想,这不就是古代传说的“千里眼”“顺风耳”吗!时间已经很晚了,直到节目全部播放完毕,屏幕上满是闪烁的雪花点,人们才意犹未尽地从这里离开。后来我到学校,还跟同学炫耀自己看了电视。

那个年代,家里能够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我的同学元明当海员,从国外买了一台24英寸黑白电视机。几个同学跑到港口,帮他运了回来。我们都到他家里去观赏,听他讲述购买电视机的经历,感到既新鲜又有趣。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电视机逐渐走进普通百姓家庭。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聊城五金交电门市部,我把一台24英寸波兰产黑白电视机买回家。当时感觉这台电视机屏幕很大,看电视就跟看电影一样。我十分开心,还头戴儿子的帽子,调皮地在电视机旁照了张相。谁知没过多久,电视机后边的高压包就开始打火,我不得不经常找人修理。再后来,选台的按键也出现接触不良的毛病,我又找人不停地修理。我这才知道,波兰电视机,人送外号“破烂”电视机。直到最后屏幕不出图像了,只好把它当破烂儿处理掉了。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我家也买了大彩电,还是平面直角的。看着屏幕上色彩艳丽的画面,浏览着每天发生的天下事,欣赏着一部又一部精彩的电视剧,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和科技发展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直到后来,随着电视机不断更新换代,我们家又用上了高清液晶电视机,画面也更加清晰逼真。之后有了有线电视、网络电视,电视机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电视节目由原来的十几个、几十个,增加到上百个,想看什么节目就能看什么节目,还能在手机、电脑上看电视,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我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还会有更多样式新颖、科技含量高的电视机问世,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图片由作者提供)

2024-12-05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61015.html 1 看电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