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车辆变奏曲
□ 刘爱新
1992年7月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离家7公里的镇中学当老师。当时,刚参加工作,新鲜感十足,又正值青春年少,迫切希望展示良好形象,感觉以前骑过的旧自行车不相配了。父亲和我商量,要不买辆二手自行车,价格便宜。我没有答应,心想,有了新工作,就应该骑辆新自行车才相配。
父亲拗不过我,忍痛花320元钱给我买了辆新凤凰牌轻便自行车。那时的320元可不是小数目,大约是我一个半月的工资。
这也是我家买的第一辆轻便自行车。以前家里的自行车都是载重型的,因为那时候农村的自行车不只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还承担着载人、载物的重要功能。我骑着崭新的轻便自行车,不仅速度快,心情也舒畅了许多。
由于凤凰牌自行车属于当时的名牌产品,所以无论是走到学校还是在村里,都会引来羡慕的目光。有的好奇地询问价格,有的骑上自行车遛两圈……我对它也爱护备至,不舍得骑它走泥路,隔几天看到车身上有尘土了就擦一擦。那几年自行车为我立了大功,回老家、去县城,赶集、逛店,它都是我的忠实伙伴。
转眼到了1997年,我发现周围一部分人购买了摩托车。摩托车速度快、能载人、不颠簸,骑着还拉风,仿佛就是个完美的代步工具。于是,我在攒了一年多工资后,花5200元钱把一辆崭新的豪爵牌摩托车骑回了家。
以后再出远门,我就“鸟枪换炮”,骑上摩托车。一番风驰电掣,很快就到了目的地。看着远远被自己甩在后面的骑自行车的人,得意劲儿就甭提了。
以前回老家时,我们一家三口要用两辆自行车,现在一辆摩托车就足够了。我当驾驶员,孩子在中间,妻子坐后面。孩子很喜欢坐摩托车,每次听说坐车都很兴奋,有时坐车,嘴里还不时发出“嘀嘀、呜呜”模拟摩托车按喇叭和发动的声音。
骑摩托车相比骑自行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需要一定技巧。记得我刚学骑摩托车时,离合器和油门配合得不好,经常把车憋死;换挡时爱低头看,担心挂不上挡;不敢开太快,只敢挂二挡。后来骑熟练了,这些就都不是问题了。
时间一长,摩托车的缺点就充分暴露出来了。最大的问题是安全性能差。由于车速过快,有紧急情况刹不住车,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另外一个问题是汽油价格上涨太快,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我刚买摩托车时汽油每升不到2元钱,过了没几年价格就翻了一番。再就是骑摩托车速度快、带风,天一冷就让人冻得受不了。
2000年前后,电动自行车横空出世,迅速在城乡流行。它继承了摩托车的大部分优点,又完美地避开了摩托车的许多缺点,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它价格低廉,一般每辆只要2000元左右,比摩托车便宜很多;速度不太快,安全性能较好;蓄电池驱动,充电方便……
我家于2003年买了第一辆千鹤牌电动自行车。有了它,以前备受宠爱的摩托车、自行车都受到了冷落,特别是摩托车,一年几乎没怎么骑过,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最终在十几年后,被我当废品卖掉。
再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开始流行。汽车的舒适度和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以前汽车的价格太高,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慢慢地,汽车摘掉了高贵的面纱,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了人们重要的代步工具。现在的农村,有一多半家庭拥有自己的小汽车。
我家于2019年花15万元买了一辆上海大众生产的小汽车。平时孩子上班开着,家里有事时随喊随到。有了它,一家人出行更方便了,外出旅游的次数也多了。我们开车去过邯郸、大名等地,以后还会去更多地方。
从自行车、摩托车到电动自行车、汽车,这是我家的车辆变奏曲,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