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观《四库全书》
○ 郭月才
2023年4月19日,扬州文汇阁重建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四库全书》重新入藏文汇阁,我决定去扬州看看。今年8月1日还处在大暑节气,户外温度达40℃,我毅然从聊城坐车到达扬州市,跨越七百余公里,来到盼望已久的文汇阁。
文汇阁位于扬州市天宁寺内,东依京杭大运河,西靠瘦西湖,高大宽敞、宏伟壮观,碧波环绕、长廊迂回,槛柱皆绘以书卷,景致天然。听说80岁的我从孔繁森的家乡山东聊城专程来扬州看《四库全书》,文汇阁管理人员很是感动,专门安排一位讲解员带着我参观。
《四库全书》由乾隆皇帝主持,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历经13年编成。该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7.9万卷,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四库全书》编撰结束后共抄录了7部,分别贮藏在“北四阁”——北京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北京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和“南三阁”——江苏扬州文汇阁、江苏镇江文宗阁和浙江杭州文澜阁。成书以后的二百多年间,《四库全书》屡遭厄运,现在国内保存下来的三部,世人鲜见。
文汇阁始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乾隆皇帝的行宫御花园。正殿为大观堂,因藏《钦定图书集成》而赐名文汇阁,后来专藏《四库全书》。1854年太平军攻打扬州时,文汇阁及所藏《四库全书》皆化为灰烬。改革开放后,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重建文汇阁。2023年,文汇阁重建完成。
阁的样式仿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坐北朝南,面阔六间,外观三层,内为两层,中间一层为暗层,梁柱设彩绘,质朴典雅。阁的第一层辟成6个独立空间,三层为通天大道间,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且室内书橱数目、尺寸俱合六数。
2013年,商务印书馆根据文津阁所藏《四库全书》,按原样重新拍摄、印刷、线装,对《四库全书》进行影印,整个工程历时10年。影印的《四库全书》与原书的长宽、颜色、纸质、装帧完全相同,封面是绢帛五色,用6141个书函放置在128个书架上,书架和书函全部用楠木制成。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来到二楼,这里明亮宽敞,窗明几净,《四库全书》整齐地陈列在书架上。经、史部每架四屉,子、集部每架六屉。书用泾县棉白纸,每页8行、每行21个字。《四库全书》四部之首都冠以总序,并有一篇提要,四十三类之首,也各冠以小序。所录之书,各以时代为序,并附总纂官、总校官姓名,末缀誉录生、校对生姓名,另附黄签详细标明校对官员的姓名。每册首页钤印“古稀天子之宝”白文,最后一页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每函6册,都用楠木收储,装帧十分整齐。匣内衬以香楠夹板,便于抽取。二楼整个木架和木函呈橘红色,淡淡的书香飘荡在屋内,古香古色,流光溢彩。
按照规定,二楼存放的书只能观看,不能打开翻阅。我围着书架如痴如醉地欣赏。讲解员告诉我,三楼的藏书可以翻阅,于是她带着我来到三楼。我从靠北边的一个书架上取出一个精致的书函,从中拿出一册《齐民要术》阅读。书的封面为青色绢面,柔软光滑。字体为馆阁体,书写得十分工整,字体圆润、大小一致,典雅俊秀,精妙绝伦。整个房间散发着楠木的清香和墨香,这是真正的国宝啊!手捧着书,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迟迟不愿离去。
研读《四库全书》,可以使人净化灵魂,开阔胸襟。通过看《四库全书》,我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深刻体会到为什么中国文脉能有序传承五千年而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