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乱吃泻药 小心吃成“黑肠子”
本报记者 张琪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有过便秘的经历,一般经过一段时间饮食调理,身体就会恢复正常,但如果便秘长期没好转,就应该重视了。
63岁的王爱菊一直有便秘的毛病,为治疗便秘,试了很多方法都不见效。近两年,因不愿意去医院,她开始用泻药解决便秘问题。刚开始,王爱菊的便秘情况有所改善,后来,效果不明显时,她便加大用量,当一种产品没有效果后,她会换另一种尝试。最近,王爱菊发现,自己尝试的通便茶,连续服用多日也不管用了,3月7日,腹部胀痛的她,赶到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
“现在吃啥清肠产品也不管用了,一周才能拉一次,只能用开塞露缓解。”王爱菊说,“拉不出来,肚子胀得难受。”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贵志经详细询问病史,为王爱菊安排了相关检查,检查结果为:结肠增粗,肠道蠕动能力下降。“你的便秘比较严重,那些清肠的保健品必须立即停用。”针对其病情,张贵志为王爱菊制定了治疗方案。
“这类患者大多由于长期服用通便药物或保健品,造成肠道蠕动力减弱、肠道变黑甚至癌变等后果。”张贵志解释,这些通便药物或保健品大多含有蒽醌类导泻药物,如大黄、芦荟、番泻叶等,这类药物会使结肠表面细胞受损,长期大量服用,不仅会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加重便秘症状,甚至可能引发结肠黑变病。
“我们如果饮食太精细、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排便习惯差、缺乏运动等,都会增加便秘的发生几率,尤其老年人活动少、肠胃功能差,更容易便秘。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引起便秘,如饮食、饮酒、心理压力等。”张贵志表示,慢性便秘大部分为功能性疾病所致,尤其要警惕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包括肠道内病变(如肠梗阻、结直肠肿瘤等)以及一些肠道外病变。
张贵志提醒便秘患者,要了解正常的排便生理知识,改变忽视便意、随意延长排便时间的不良习惯,增加粗纤维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进行体育锻炼,以促进肠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