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间

○ 范大悦

前几日参加文学沙龙,文友提到了一个词,“读书有间”,他释义时,我想到了祖父以前说的一件事。

那时一邻家少年常来我家请教数学题,祖父三言两语便能点拨透彻。少年每每顿首称是,祖父却叹其“浮灵”——看似领悟,实则未得真谛。果然考试时题型稍变,他便无从下手。

读书群体中也不乏“浮灵”之人。他们混迹于各大论坛、书吧,发帖量、阅读量惊人,张嘴之乎者也,孔乙己长衫从不脱身,看似学富五车,实则惯于浅尝辄止,凡事也只是懂个皮毛。

可阅读文学作品亦不能“浮”于表面,它是需要探底的。这个“底”,实际上就是文友所说的“间”。探底,就是要找到这个“间”。“间”,是文章语句之间的起承转合,是给读者的留白。它在字里行间,亦在句读之中。

古人讲“读书有间”,说的是要能从字里行间窥见作者的深意。读书贵在“通”:要能融会贯通,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张旭观剑悟笔法,苏里科夫见鸦得画境,读书,特别需要这种举一反三的悟性。

虽然说多读书没有什么坏处,但是要有节制地读,有选择性地读,懂得“读书有间”,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更不能跟风、盲目地读,否则本想附庸风雅,到头来却变成了书呆子,如此下去必然一事无成,也会把自己一辈子都给耽搁了。

2025-04-23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68536.html 1 读书有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