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去艾山,赶黄河大集

○ 高明久

谷雨时节,自驾“情侣牌”小轿车赴东阿艾山赶黄河大集。四月的风裹着艾草香,我们爬上蜿蜒的黄河金堤。还没到艾山,就远远望见黄河大堤和艾山街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我只好早早把车放进停车场,陪老伴步行而入。

沐浴着晨露踏入集市,千余摊位沿河铺展,顺大街两边开张。首届艾山黄河大集在黄河岸畔的艾山村火热开集。黄河大集设置了“中医药养生”“非遗手造”“黄河美食”“县域优品”四大板块,1000多户商家带来数百种具有东阿地域特色的名优商品。

中医药养生区的艾草锦缎枕头泛着草木气息,艾山村人指尖翻飞间,艾草锤敲打出千年养生智慧。

非遗手造坊里,结绳牡丹与面塑争艳,游人在结绳传承人的指导下,笨拙地编出一段黄河脉络。

近年来,艾山村深入挖掘艾草文化,做大做强艾草深加工产业,并与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结合,聚力打造农文旅特色品牌。艾山村通过流转土地400余亩大力发展艾草产业,目前已形成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格局。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曾在艾山村所在的黄屯乡做了三年的党委书记,凭着记忆和感觉,已经找不到当年艾山村的影子。村里的同志告诉我,艾山村以“黄河岸边古村落”为依托,启动“乡村记忆工程”。在原址建设艾山乡村记忆馆,原貌修复艾山南大街景观,保留富有年代感的大门、石墙、拴马石等。流转改建10处闲置老宅基、老房屋,投资300余万元新建5处民宿、50余间精品房,保护性开发古村落。民宿经营者杨继刚对此感触颇深:“乡村振兴政策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过去跑运输东奔西走,现在经营民宿既稳定又充实。生态美了,乡村靓了,我们的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我很欣慰,如今游客来到这里,既能观赏黄河壮景,体验艾草文化,又能享受温馨舒适的民宿服务。

继续前行,黄河美食街升腾着油香,刚出锅的炸糕与艾草青团,甜咸交织成岸边烟火,美味幽香沁入肺腑。

在县域优品展销区,东阿阿胶、铜城瓜果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黄起元的牛奶草莓、郭口豆腐宴、高集豆腐皮、牛店炸鱼、姜楼烧鸡等地方特产也纷纷亮相。农人笑着抹去额角的汗珠:“我们的产品可都是黄河水喂大的!”

穿过摩肩接踵的人群,走到大集尽头,就是艾山牡丹园,黄河牡丹正是盛放时节,从黄河大集逛到牡丹园来,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出远门,在家门口就旅游了一次。

远处,浑浊的黄河水奔腾着咆哮着穿过艾山卡口流向大海,与岸上锦绣形成奇妙的对比。

这场农文旅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试验,正将艾草香、结绳艺、黄河浪、牡丹美统统编入乡村振兴的经纬,嵌入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日已西斜,我回头望见摊主们收着布幌,却把欢声笑语种在了黄河滩上。

2025-04-28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68791.html 1 去艾山,赶黄河大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