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墙”备考记
□ 李树坤
35年前,我参加了一场特殊的高考——高校对口招生考试。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我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要在招考学校参加省里组织的高校对口统一考试。
记得那是1990年5月的最后一天,同学国辉冒雨来到我家,送来消息:学校让我们二人返校备战这场“特招高考”。我们的高中是职业学校,主攻专业技术,文化基础课难度低于普通高中。返回学校后,老师告诉我们,这是职业学校学生对口升入高校的难得机会。我立刻找出三年来学过的所有课本。当时,我还没见到考试大纲,就给自己做了个简单复习规划:先复习语文和数学,再攻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最后挤时间复习政治课。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对这句话一直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一直喜欢写作,曾与同学创办过文学社团,复习语文知识就感觉轻松许多。但复习数学时,我发现高三最后一学期有两章内容未学。我只能赌一把,把那部分内容留到考试之前,来个临阵磨枪。结果考试前一晚根本看不进去书,上了考场才发现,那些内容竟未考到,这也算是赌对了。
那次考试的专业基础课是物理,我平时就喜欢这门课,授课的董老师幽默风趣,讲起课来抑扬顿挫,能把物理课讲得像故事一样引人入胜。当时我最担心的是专业课,因学校条件有限,许多实验无法完成。为此,学校教务主任付老师帮我联系了一位退休老师给我辅导。在他家里,他给了我一本旧教材,翻开后发现内容陈旧,我无心再看,便礼貌告辞。我在书店挑选了两本相关书籍,回校继续备考。
距离考试只剩5天时,我和国辉才开始复习政治。每天傍晚,我们二人骑在学校院墙上背靠背学习,一人提问、一人作答,直到背熟课本内容。之所以上墙学习,是因时间紧迫、睡眠不足,一学习就犯困。为了治困,我们选择这种特殊方式,所幸从未摔下来。
转眼到了高考日,考试安排在6月26日至27日,需到济宁市的曲阜师范大学参加考试。学校考虑到我们从未出过远门,安排两名教师陪同前往。两天里,我认真作答,顺利考完五门课程。
考试结束后,学校安排我们留校管理实验基地的葡萄园。一直到7月中旬的一天,教务处付老师悄悄把国辉叫走,之后国辉便回家了。我猜是他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学校领导不告诉我,或许是怕我伤心。虽说一开始没抱太大希望,但毕竟努力奋斗过,我心里还是有些失落。那天中午开始下雨,直到次日10点才停。雨停后,我找到付老师,说想回家看看地里的庄稼。
到家后,我把自己关在屋里睡觉。下午三四点钟,一位同学骑车走了50多里路赶到我家,一见到我就高喊:“你考上大学了!被录取了!” 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抬头望向天空,只见乌云散去,阳光从树叶间透射下来,带着暖意与光亮。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35年已经过去。如今又逢高考季,回首往昔,曾经的艰辛化作岁月沉淀,我的梦想也已照亮前程。新时代里,高考的车轮继续向前,愿一批批学子在逐梦之路上历练成长,用智慧书写绚丽人生,赢得美好未来。